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发展动态 | 第11页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LTE/LTE-A系统概述 | 第13-30页 |
2.1 移动通信发展史 | 第13-14页 |
2.2 LTE体系结构 | 第14-17页 |
2.3 空中接口协议 | 第17-22页 |
2.4 LTE/LTE-A关键技术 | 第22-27页 |
2.4.1 OFDM技术 | 第22-24页 |
2.4.2 MIMO技术 | 第24-25页 |
2.4.3 链路自适应技术 | 第25-26页 |
2.4.4 干扰抑制技术 | 第26-27页 |
2.4.5 载波聚合和高阶MIMO | 第27页 |
2.4.6 CoMP | 第27页 |
2.4.7 中继Relay | 第27页 |
2.5 LTE典型业务 | 第27-30页 |
第三章 DRX原理 | 第30-41页 |
3.1 空闲状态下的DRX | 第30-32页 |
3.1.1 空闲状态下非连续接收模式的接收过程 | 第30-31页 |
3.1.2 空闲状态下DRX流程 | 第31-32页 |
3.2 RRC连接状态下的DRX | 第32-37页 |
3.2.1 RRC连接状态下非连续接收模式的接收过程 | 第32页 |
3.2.2 DRX定时器 | 第32-34页 |
3.2.3 RRC连接状态下DRX流程 | 第34-37页 |
3.3 经典DRX算法 | 第37-41页 |
3.3.1 动态控制LTE DRX周期算法 | 第37-38页 |
3.3.2 自适应控制休眠周期的DRX机制设计 | 第38-41页 |
第四章 LTE/LTE-A中DRX的改进 | 第41-47页 |
4.1 LTE/LTE-A中基于CQI的DRX改进机制 | 第41-44页 |
4.2 LTE/LTE-A中基于自适应算法的长周期改进机制 | 第44-47页 |
第五章 系统级仿真及其结果分析 | 第47-57页 |
5.1 LTE系统级仿真 | 第47-50页 |
5.1.1 链路质量模块 | 第48-49页 |
5.1.2 链路性能模块 | 第49-50页 |
5.1.3 仿真参数 | 第50页 |
5.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0-57页 |
5.2.1 基于CQI改进方法与原有方法在平均休眠时间上的比较 | 第50-52页 |
5.2.2 基于CQI改进方法与原有方法在丢包率上的比较 | 第52-54页 |
5.2.3 基于CQI改进方法与原有方法在平均时延上的比较 | 第54-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总结 | 第57-58页 |
6.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