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壳寡糖概述 | 第11-15页 |
1.1.1 甲壳素、壳聚糖、壳寡糖的结构与性质 | 第11-12页 |
1.1.2 壳寡糖的功能特性 | 第12-14页 |
1.1.3 壳寡糖的应用领域 | 第14-15页 |
1.2 壳寡糖的降解工艺 | 第15-18页 |
1.2.1 酸法水解 | 第15页 |
1.2.2 氧化降解 | 第15页 |
1.2.3 物理降解 | 第15-16页 |
1.2.4 生物酶法降解 | 第16-18页 |
1.3 壳寡糖的分离纯化 | 第18-19页 |
1.3.1 色谱分离 | 第18页 |
1.3.2 膜分离 | 第18-19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9页 |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壳寡糖酶解工艺的研究 | 第20-33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4-32页 |
2.3.1 壳聚糖的表征 | 第24-25页 |
2.3.2 酶的筛选 | 第25-27页 |
2.3.3 复合酶体系的确定 | 第27-28页 |
2.3.4 反应时间对壳聚糖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28-30页 |
2.3.5 复合酶体系加酶顺序的确定 | 第30-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壳寡糖超滤纯化工艺的研究 | 第33-44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3-38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4-35页 |
3.2.3 膜理论 | 第35-36页 |
3.2.4 实验方法 | 第36-3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8-43页 |
3.3.1 TMP对不同浓度壳聚糖酶解液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2 循环温度对不同浓度壳聚糖酶解液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3 循环时间对不同浓度壳聚糖酶解液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4 聚合度6-8壳寡糖的分离纯化 | 第41-42页 |
3.3.5 UF膜清洗剂配方的确定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壳寡糖纳滤纯化工艺的研究 | 第44-55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4-47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4.3.1 壳寡糖粗提液的主成分分析 | 第47页 |
4.3.2 TMP对不同浓度壳寡糖粗提液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3 循环温度对不同浓度壳寡糖粗提液的影响 | 第48-49页 |
4.3.4 循环时间对不同浓度壳寡糖粗提液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5 pH对不同聚合度壳寡糖纳滤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6 聚合度6-8壳寡糖的分离纯化 | 第51-52页 |
4.3.7 MALDI-TOF-MS表征 | 第52-53页 |
4.3.8 NF膜清洗剂配方的确定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结论 | 第55-56页 |
5.2 展望 | 第56页 |
5.3 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