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2 研究动态 | 第14-21页 |
2.1 香蕉茎叶的营养价值 | 第14-15页 |
2.2 青贮原理及发酵过程 | 第15页 |
2.3 青贮的方法 | 第15-20页 |
2.3.1 常规青贮 | 第16页 |
2.3.2 特种青贮 | 第16-20页 |
2.3.2.1 低水分青贮 | 第17页 |
2.3.2.2 添加剂青贮 | 第17-20页 |
2.4 香蕉茎叶青贮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1-22页 |
3.1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对香蕉叶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22-3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1.1 青贮原料 | 第22页 |
1.2 添加剂 | 第22页 |
1.3 试验设计 | 第22-23页 |
1.4 青贮调制 | 第23页 |
1.5 分析样本的制备和实验项目的测定方法 | 第23-25页 |
1.5.1 风干样本和青贮浸提液的制备 | 第23页 |
1.5.2 微生物的分析方法 | 第23页 |
1.5.3 试验指标的测定和表示方法 | 第23-24页 |
1.5.4 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的测定 | 第24-25页 |
1.6 数据分析 | 第2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5-27页 |
2.1 香蕉叶的化学成分 | 第25-26页 |
2.2 香蕉叶的微生物组成 | 第26页 |
2.3 香蕉叶青贮的品质 | 第26-27页 |
3 讨论 | 第27-30页 |
3.1 绿汁发酵液对香蕉叶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28页 |
3.2 纤维素酶对香蕉叶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 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混合添加对香蕉叶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29-30页 |
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对香蕉茎玉米面粉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31-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1.1 青贮原料 | 第31页 |
1.2 添加剂 | 第31页 |
1.3 试验设计 | 第31-32页 |
1.4 青贮调制 | 第32页 |
1.5 分析样本的制备和实验项目的测定方法 | 第32页 |
1.6 数据分析 | 第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4页 |
2.1 香蕉茎的化学成分 | 第32页 |
2.2 香蕉茎的微生物组成 | 第32-33页 |
2.3 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 | 第33-34页 |
2.3.1 香蕉茎与玉米面粉混合青贮的效果 | 第34页 |
2.3.2 添加剂对香蕉茎玉米面粉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34页 |
3 讨论 | 第34-36页 |
3.1 原料的化学成分和香蕉茎的微生物组成 | 第34-35页 |
3.2 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 | 第35-36页 |
3.2.1 香蕉茎与玉米面粉混合青贮的效果 | 第35页 |
3.2.2 添加剂对香蕉茎玉米面粉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35-36页 |
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对香蕉茎小麦麸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37-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1.1 青贮原料 | 第37页 |
1.2 添加剂 | 第37页 |
1.3 试验设计 | 第37-38页 |
1.4 青贮调制 | 第38页 |
1.5 分析样本的制备和实验项目的测定方法 | 第38页 |
1.6 数据分析 | 第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0页 |
2.1 原料的化学成分 | 第38页 |
2.2 香蕉茎的微生物组成 | 第38-39页 |
2.3 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 | 第39-40页 |
2.3.1 香蕉茎与小麦麸混合青贮的效果 | 第39-40页 |
2.3.2 添加剂对香蕉茎小麦麸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40页 |
3 讨论 | 第40-42页 |
3.1 原料的化学成分和香蕉茎的微生物组成 | 第40-41页 |
3.2 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 | 第41-42页 |
3.2.1 香蕉茎与小麦麸混合青贮的效果 | 第41页 |
3.2.2 添加剂对香蕉茎小麦麸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41-42页 |
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总体讨论与展望 | 第43-47页 |
1 总体讨论 | 第43-45页 |
1.1 原料的微生物组成和化学成分 | 第43页 |
1.1.1 共同点 | 第43页 |
1.1.2 不同点 | 第43页 |
1.2 添加剂对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43-45页 |
1.2.1 共同点 | 第43-44页 |
1.2.2 不同点 | 第44-45页 |
2 总结 | 第45页 |
3 创新和特色 | 第45页 |
4 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