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9页 |
| ·课题研究概念的界定 | 第16-18页 |
| ·课题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8-19页 |
| ·题解及论文框架结构 | 第19-25页 |
|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研究框架 | 第20-22页 |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 第二章 从城市更新到旧住区更新改造的理论综述 | 第25-37页 |
| ·国外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旧住区更新改造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 第25-30页 |
| ·国外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旧住区更新改造的历程回顾 | 第25-26页 |
| ·国外旧住区更新改造的典型实例与经验总结 | 第26-29页 |
| ·国外旧住区更新改造模式对于本研究的启示 | 第29-30页 |
| ·国内城市有机更新背景下的旧住区更新改造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 第30-33页 |
| ·国内城市有机更新背景下的旧住区更新改造的历程回顾 | 第30-31页 |
| ·国内旧住区更新改造的典型实例与经验总结 | 第31-32页 |
| ·国内旧住区更新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 第32-33页 |
| ·国内旧住区更新改造模式对于本研究的启示 | 第33页 |
| ·旧住区更新发展的目标和本质 | 第33-35页 |
| ·更新发展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协调 | 第34页 |
| ·更新发展与社会效益相协调 | 第34页 |
| ·更新发展与文化效益相协调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西安市上世纪80年代旧住区基础调研和实例探析 | 第37-73页 |
| ·旧住区的总体布局、权属演变的调查研究 | 第37-39页 |
| ·旧住区建设的时代背景 | 第37页 |
| ·旧住区权属状况演变历程 | 第37-38页 |
| ·旧住区的调研的内容与形式 | 第38-39页 |
| ·旧住区组织结构形态特点分析 | 第39-57页 |
| ·物质结构形态特点 | 第40-49页 |
| ·社会结构形态特点 | 第49-57页 |
| ·上世纪80年代旧住区衰败的原因 | 第57页 |
| ·更新发展中居民意愿分析 | 第57-59页 |
| ·关于住宅建筑的改造意向 | 第58页 |
| ·关于对住区绿地、道路及公共设施的改造意向 | 第58-59页 |
| ·西安市莲湖区草阳小区更新发展实例探析 | 第59-71页 |
| ·草阳小区的结构形态分析 | 第59-65页 |
| ·草阳小区的优劣势分析 | 第65-67页 |
| ·社区形态发展脉络分析 | 第67页 |
| ·住宅户型的适应性演变 | 第67-68页 |
| ·草阳小区更新发展的实施要点 | 第68-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第四章 宜居社区理论指导下的旧住区更新的适宜性途径研究 | 第73-85页 |
| ·宜居社区建设的相关理论 | 第73-77页 |
| ·社区宜居性理论 | 第73-74页 |
| ·社区的领域感和地域感 | 第74-75页 |
| ·社区宜居性的构成要素 | 第75-76页 |
| ·改善社区宜居性的策略 | 第76-77页 |
| ·基于不同视角下的旧住区更新发展模式研究 | 第77-79页 |
| ·旧住区更新发展模式的要素分析 | 第77-78页 |
| ·不同视角下旧住区更新模式分析 | 第78-79页 |
| ·实现旧住区更新的适宜性途经初探 | 第79-83页 |
| ·建立旧住区完善的更新体系 | 第79-80页 |
| ·旧住区更新发展的方式---小规模渐进式更新 | 第80-82页 |
| ·旧住区的更新发展与城市有机更新相协调 | 第82页 |
| ·重视居民以社区组织的形式参与改造过程 | 第82-83页 |
| ·确保旧住区更新发展的资金来源与合理运作 | 第83页 |
| ·合理有序的实施管理 | 第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 第五章 西安市上世纪80年代旧住区更新改造要点及原则 | 第85-94页 |
| ·关于旧住区中住宅建筑更新的改造要点 | 第85-88页 |
| ·平面布局与使用功能的统一 | 第85-86页 |
| ·公共交通空间的设施完善 | 第86页 |
| ·建筑立面外观的适度整治 | 第86-87页 |
| ·建筑配套设置的节能优化 | 第87-88页 |
| ·关于旧住区中基础配套设施、道路系统及绿地系统更新发展的改造要点 | 第88-91页 |
| ·基础配套设施的再完善 | 第88-89页 |
| ·道路交通系统的再优化 | 第89-90页 |
| ·绿地系统的再设计 | 第90-91页 |
| ·旧住区更新发展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 | 第91-93页 |
| ·坚持基础配套设施优先发展的原则 | 第91页 |
| ·坚持继承和延续邻里情感和社会网络的原则 | 第91-92页 |
| ·坚持务实基础上的改造方式多样性的原则 | 第92页 |
| ·坚持从无障碍设计走向通用设计的原则 | 第92-93页 |
| ·坚持融合城市肌理,延续城市空间脉络的原则 | 第93页 |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 结语 | 第94-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
| 图表目录 | 第98-101页 |
| 附录 | 第101-10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4-105页 |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