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识别与设备论文

基于节拍检测的和弦识别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计算机乐音分析的研究背景第10页
     ·计算机乐音分析的意义第10-11页
   ·研究现状综述第11-12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4-16页
第二章 基本乐理及音乐表达第16-26页
   ·音乐特征总论第16-18页
   ·音高、音律和十二音平均律第18-19页
   ·时值与节奏第19-20页
   ·调式与调性第20-23页
   ·和弦与旋律第23-26页
第三章 音乐信号分析常用方法第26-40页
   ·音乐特征描述第26-27页
   ·音频文件格式第27-29页
   ·音乐信号时域分析第29-34页
     ·短时平均过零率第30-31页
     ·短时平均能量和短时平均幅度第31-33页
     ·短时平均幅度差函数第33-34页
     ·小结第34页
   ·音乐信号频域分析第34-40页
     ·并行处理基音检测器第34-35页
     ·谐波峰值法第35页
     ·小波变换第35-37页
     ·线性预测分析第37-38页
     ·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基于CQT 的音乐节拍检测方法第40-50页
   ·节拍检测综述第40-41页
   ·节拍检测的主要方法第41-43页
   ·基于CQT 的节拍检测第43-50页
     ·预处理第45页
     ·ConstQ 变换第45-47页
     ·拍子长度估计第47页
     ·节拍检测第47-50页
第五章 隐马尔可夫模型在和弦识别中的应用第50-74页
   ·引言第50页
   ·隐马尔可夫模型基本概念第50-53页
     ·马尔可夫(Markov)过程和马尔可夫链第50-51页
     ·隐马尔可夫模型第51页
     ·HMM 定义第51-53页
   ·隐马尔可夫基本算法第53-59页
   ·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选择第59-61页
   ·隐马尔可夫模型用于音乐和弦识别第61-74页
     ·音级轮廓特征第61-62页
     ·PCP 特征计算方法第62-63页
     ·QPCP 特征计算方法第63-65页
     ·和弦识别系统的组成第65-66页
     ·实验过程、结果及分析第66-7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致谢第82-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城域网带宽调度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IEEE802.16d标准的Mesh网络集中式调度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