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科学、科学研究论文--科学研究工作论文--组织和管理论文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泉州市科技馆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引言第8-18页
    1.1 选题的背景第8-11页
        1.1.1 我国科技馆的公益机构性质第8-9页
        1.1.2 我国科技馆作为公益机构的社会职能第9-10页
        1.1.3 我国科技馆建设与管理不足之处第10页
        1.1.4 泉州市现有的科技馆无法满足公众的科普需求第10-11页
    1.2 选题的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7页
        1.3.1 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综述第11-14页
        1.3.2 国内科技馆运营管理的研究第14-16页
        1.3.3 小结及拟创新之处第16-17页
    1.4 研究特色第17-18页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构想第18-25页
    2.1 多中心治理理论第18-21页
        2.1.1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基本内容第18-19页
        2.1.2 多中心治理理论对提升科技馆公共服务的启示第19-21页
    2.2 新公共服务理论第21-22页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理念第21-22页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内容第22页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提升科技馆公共服务的启示第22页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2-25页
        2.3.1 研究内容第22-23页
        2.3.2 研究方法第23-24页
        2.3.3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3章 我国科技馆发展现状分析第25-33页
    3.1 我国科技馆的发展历程第25-27页
        3.1.1 初现时期第25页
        3.1.2 规范时期第25-26页
        3.1.3 大发展时期第26-27页
    3.2 我国科技馆发展存在的问题第27-30页
        3.2.1 我国科技馆总量相对不足第27-28页
        3.2.2 科普表现形式不能满足大众需要第28页
        3.2.3 运行经费来源不足第28-29页
        3.2.4 体制陈旧且机构臃肿第29页
        3.2.5 缺乏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第29-30页
    3.4 新时期我国科技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0-33页
        3.4.1 科技馆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第30页
        3.4.2 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且监管缺失第30-31页
        3.4.3 科普服务供给与科普需求错位第31页
        3.4.4 缺乏对自身队伍的综合素质培养第31-33页
第4章 泉州市科技馆管理现状分析第33-39页
    4.1 泉州市科技馆概况第33页
    4.2 泉州市科技馆管理系统第33-35页
        4.2.1 决策指挥系统第33-34页
        4.2.2 内部管理机构第34页
        4.2.3 人力资源管理第34-35页
        4.2.4 财务管理第35页
    4.3 泉州市科技馆发展现状第35-37页
        4.3.1 展厅对外开放情况第35-36页
        4.3.2 举办专题科普活动第36页
        4.3.3 培育流动科技馆品牌第36-37页
        4.3.4 拓展科技培训功能第37页
    4.4 泉州市科技馆发展现实困境第37-39页
        4.4.1 科技馆规模小第37页
        4.4.2 投入机制缺位,持续运行难以为继第37页
        4.4.3 场馆的设施陈旧,对公众吸引力不高第37-38页
        4.4.4 管理效率不高第38-39页
第5章 国外科技馆运行经验和启示第39-45页
    5.1 国外科技馆运行经验分析第39-43页
        5.1.1 扎根于社区的运行经验第39-40页
        5.1.2 机构合作的运行经验第40-41页
        5.1.3 企业支持的运行经验第41-42页
        5.1.4 与学校合作的运行经验第42-43页
    5.2 国外科技馆(科学中心)运行特点分析第43-45页
        5.2.1 科学中心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多元第43页
        5.2.2 科学中心公共服务由多方共同决策第43-44页
        5.2.3 科学中心公共服务的分类清晰第44页
        5.2.4 科普创意文化产业繁荣第44-45页
第6章 泉州市科技馆管理模式改革策略思路第45-53页
    6.1 厘清泉州市科技馆服务供给主体职责第45-49页
        6.1.1 泉州市科技馆纯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职责第45-47页
        6.1.2 泉州市科技馆准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职责第47-49页
    6.2 完善科技馆公共服务的监督机制第49-50页
        6.2.1 政府对企业和第三部门的监督第49页
        6.2.2 企业和社会第三部门对政府进行监督第49-50页
    6.3 建立服务绩效评估机制第50-52页
        6.3.1 服务绩效评估机制的构建第50-51页
        6.3.2 服务绩效评估机制的运行第51-52页
    6.4 泉州市科技馆公共服务供给流程第52-53页
结语:泉州市科技馆管理模式的总体描述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附录第59-6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机翼整体壁板裂尖应力场及其胶接修补研究
下一篇:基于正态云模型的不确定信息集结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