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卫星激光通信粗瞄控制系统优化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1 课题的来源第10页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1-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第13页
    1.3 粗瞄系统概述第13-18页
        1.3.1 卫星激光通信星载终端简介第14-15页
        1.3.2 APT系统简介第15-16页
        1.3.3 粗瞄系统的基本组成第16页
        1.3.4 粗瞄系统的功能分析第16-17页
        1.3.5 粗瞄系统的性能指标第17-18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原理第19-31页
    2.1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第19-21页
        2.1.1 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第20页
        2.1.2 气隙磁场分布与反电势波形第20-21页
    2.2 定子绕组的导通控制方式第21-25页
        2.2.1 120°导通控制方式第22-23页
        2.2.2 180°导通控制方式第23-24页
        2.2.3 两种导通控制方式的比较第24-25页
    2.3 无刷直流电机的PWM控制第25-28页
        2.3.1 PWM简介第25-26页
        2.3.2 PWM在无刷直流电机中的应用第26-28页
    2.4 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第28-30页
        2.4.1 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方程第29-30页
        2.4.2 无刷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第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第31-46页
    3.1 粗瞄系统的控制结构第31页
    3.2 PID控制器第31-34页
        3.2.1 连续PID控制器第32页
        3.2.2 数字PID控制器第32-33页
        3.2.3 PID控制器的不足第33-34页
    3.3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第34-38页
        3.3.1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结构第34-35页
        3.3.2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工作流程第35-38页
    3.4 基于Simulink的系统模型第38-42页
        3.4.1 控制器模块第38-40页
        3.4.2 PWM产生与换相模块第40-41页
        3.4.3 逆变器模块第41页
        3.4.4 无刷直流电机模块第41-42页
        3.4.5 终端载荷模块第42页
    3.5 仿真及分析第42-45页
        3.5.1 驱动方案仿真第43页
        3.5.2 控制器仿真第43-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系统的软硬件实现第46-68页
    4.1 系统的整体设计第46-48页
        4.1.1 模块化与一体化设计方案第46-47页
        4.1.2 一体化设计方案的整体布局第47-48页
    4.2 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第48-55页
        4.2.1 硬件总体结构第48-50页
        4.2.2 微控制器最小系统第50-52页
        4.2.3 电机驱动电路第52-53页
        4.2.4 串口通信电路第53-54页
        4.2.5 系统供电电路第54-55页
    4.3 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第55-67页
        4.3.1 软件总体结构第55-57页
        4.3.2 系统与外设初始化第57-58页
        4.3.3 外部中断及控制器的实现第58-59页
        4.3.4 XINTF通信与串口扩展第59-60页
        4.3.5 SCIA及通信协议第60-62页
        4.3.6 EV与电机驱动第62-63页
        4.3.7 CPU定时器与电流环控制第63-64页
        4.3.8 SPI与DRV8301 的通信第64-65页
        4.3.9 ADC电流采样第65-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5章 系统实验第68-74页
    5.1 上位机程序设计第68-71页
        5.1.1 上位机程序前面板第68-69页
        5.1.2 上位机程序后面板第69-71页
    5.2 系统性能指标的测试第71-73页
        5.2.1 定位控制测试第71-72页
        5.2.2 跟踪控制测试第72页
        5.2.3 频率响应测试第72-73页
    5.3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结论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附录第79-83页
    附录 1:模糊自适应 PID 控制器部分实现代码第79-81页
    附录 2:通过 XINTF 访问 TLC2550 相关代码第81-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83-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移动场景下基于能量检测频谱感知算法研究
下一篇:高精度空间目标探测雷达天线座结构设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