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二硝基甲苯液相加氢Ni-Fe催化剂的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1页
    1.1 甲苯二胺的合成概述第17-20页
        1.1.1 铁酸还原法第17页
        1.1.2 水合肼还原法第17页
        1.1.3 硫化碱还原法第17-18页
        1.1.4 糖类还原法第18页
        1.1.5 电解还原法第18页
        1.1.6 CO/H_2O还原法第18-19页
        1.1.7 催化加氢法第19-20页
    1.2 液相催化加氢催化剂第20-26页
        1.2.1 贵金属催化剂第20-21页
        1.2.2 骨架Ni基催化剂第21-22页
        1.2.3 负载型Ni基催化剂第22-23页
        1.2.4 非晶态镍基催化剂第23-24页
        1.2.5 漆原镍催化剂第24-25页
        1.2.6 Fe改性的Ni基催化剂第25-26页
    1.3 液相催化加氢制备甲苯二胺第26-27页
        1.3.1 液相催化加氢的机理第26页
        1.3.2 液相加氢的反应器第26-27页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第27-31页
        1.4.1 选题背景第27-28页
        1.4.2 研究思路第28-29页
        1.4.3 研究内容第29-31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1-37页
    2.1 实验原料及化学试剂第31页
    2.2 实验设备及表征设备第31-32页
    2.3 实验方法第32-37页
        2.3.1 催化剂制备第32页
        2.3.2 催化剂评价第32-34页
        2.3.3 催化剂表征第34-37页
第三章 Ni-Fe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及结构表征第37-69页
    3.1 Ni/Fe摩尔比对Ni-Fe催化剂催化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第37-43页
        3.1.1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37-39页
        3.1.2 催化剂的XRD表征第39-41页
        3.1.3 催化剂的H_2-TPD表征第41-42页
        3.1.4 小结第42-43页
    3.2 活化温度对Ni-Fe催化剂催化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第43-48页
        3.2.1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43-44页
        3.2.2 催化剂的XRD表征第44-46页
        3.2.3 催化剂的H_2-TPD表征第46-47页
        3.2.4 小结第47-48页
    3.3 活化时间对Ni-Fe催化剂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第48-58页
        3.3.1 催化剂的XRD表征第48-50页
        3.3.2 催化剂的ICP表征第50-51页
        3.3.3 催化剂的H_2-TPD表征第51-52页
        3.3.4 催化剂的XPS表征第52-53页
        3.3.5 催化剂的BET表征第53-54页
        3.3.6 催化剂的TEM表征第54-55页
        3.3.7 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活性第55-57页
        3.3.8 小结第57-58页
    3.4 反应时间对Ni-Fe催化剂催化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第58-61页
        3.4.1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58-59页
        3.4.2 催化剂的XRD表征第59-60页
        3.4.3 催化剂的H_2-TPD表征第60-61页
        3.4.4 小结第61页
    3.5 反应温度对Ni-Fe催化剂催化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第61-66页
        3.5.1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61-63页
        3.5.2 催化剂的XRD表征第63-64页
        3.5.3 催化剂的H_2-TPD表征第64-65页
        3.5.4 小结第65-66页
    3.6 醋酸溶液对Ni-Fe催化剂催化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第66-69页
        3.6.1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66-67页
        3.6.2 催化剂的XRD表征第67-68页
        3.6.3 催化剂的TEM表征第68页
        3.6.4 小结第68-69页
第四章 Ni-Fe催化二硝基甲苯加氢反应的研究第69-73页
    4.1 DNT加氢反应历程的研究第69-70页
    4.2 Ni-Fe催化剂氢化速率的研究第70-72页
    4.3 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73-77页
    5.1 结论第73-74页
    5.2 创新性第74页
    5.3 建议第74-77页
致谢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镁铝水滑石的氯离子交换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内嵌金属富勒烯结构与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