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一、 选题的背景 | 第12-13页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一)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第二章 重要概念的解析及相关的理论问题 | 第17-20页 |
一、 重要概念的解析 | 第17-18页 |
(一) 交通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 第17-18页 |
(二) 行为偏离 | 第18页 |
二、 相关的理论分析 | 第18-20页 |
(一) 公共管理理论 | 第19页 |
(二) 行为科学理论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我国当前交警执法中行为偏差问题 | 第20-27页 |
一、 交警执法行为偏离的影响严重性 | 第20-22页 |
(一) .导致局部矛盾,客体利益受损,激化矛盾 | 第20-21页 |
(二) 易于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 第21-22页 |
(三) 有悖于公平正义环境的创建 | 第22页 |
二、 执法行为偏离的表现 | 第22-27页 |
(一) 执法标准不一 | 第23页 |
(二) 权力滥用及异化 | 第23-24页 |
(三) 不作为 | 第24-25页 |
(四) 交警执法行为偏差存在面广 | 第25-27页 |
第四章 交警执法人员行为偏差的影响因素 | 第27-34页 |
一、 外部原因 | 第27-30页 |
(一) 监督机制、责任机制不完善 | 第27-28页 |
(二) 部门利益诱惑 | 第28-29页 |
(三) 主、客体信息不对称 | 第29页 |
(四) 行政条件限制 | 第29-30页 |
二、 内部原因 | 第30-34页 |
(一) 自身素质不高 | 第30-31页 |
(二) 缺乏责任感 | 第31-32页 |
(三) 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 | 第32-33页 |
(四) 行政伦理缺失 | 第33-34页 |
第五章 解决交警执法行为偏差的思路及对策 | 第34-42页 |
一、 解决交警执法行为偏差的思路 | 第34-36页 |
(一) 客观存在,正确对待 | 第34页 |
(二) 借鉴历史或他方经验,针对性解决 | 第34-35页 |
(三) 轻重缓急,循序渐进 | 第35-36页 |
二、 解决交警执法行为偏离的措施 | 第36-40页 |
(一) 行政执法与行政决策执行剥离 | 第36-37页 |
(二) 改变执法方式、不同执法客体采取不同执法方式 | 第37-38页 |
(三) 完善执法流程标准、减少自由裁量权 | 第38页 |
(四) 完善考评监督机制、纠正执法偏差行为 | 第38-39页 |
(五) 加强信息公开和执法责任监督审查 | 第39-40页 |
三、 其他方面 | 第40-42页 |
(一) 加强执法外在环境建设 | 第40-41页 |
(二) 加强基层交警的素质能力建设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
个人简历 | 第46页 |
学术成果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