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关联规则挖掘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贝叶斯网络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1.4 创新性工作 | 第14页 |
1.5 课题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结构 | 第14-18页 |
1.5.1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2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15-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30页 |
2.1 关联规则挖掘理论 | 第18-22页 |
2.1.1 关联规则挖掘的基本概念 | 第18页 |
2.1.2 关联规则挖掘的实现过程 | 第18-19页 |
2.1.3 关联规则的挖掘方法 | 第19-20页 |
2.1.4 关联规则的种类 | 第20-21页 |
2.1.5 Apriori 算法 | 第21-22页 |
2.2 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理论 | 第22-26页 |
2.2.1 风险管理定义 | 第22页 |
2.2.2 软件风险的种类 | 第22-23页 |
2.2.3 经典风险管理体系 | 第23-25页 |
2.2.4 风险评价方法 | 第25-26页 |
2.3 贝叶斯网络理论 | 第26-28页 |
2.3.1 贝叶斯网络的基本概念 | 第26-27页 |
2.3.2 贝叶斯网络特性 | 第27页 |
2.3.3 贝叶斯网络的研究课题领域 | 第27-28页 |
2.3.4 应用贝叶斯网络进行风险概率预测的优势 | 第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软件项目风险关联规则挖掘模型构建 | 第30-38页 |
3.1 问题描述 | 第30-31页 |
3.1.1 风险知识发现与管理 | 第30页 |
3.1.2 软件项目风险知识管理存在问题 | 第30-31页 |
3.1.3 综合运用关联规则与贝叶斯网络的优势 | 第31页 |
3.2 贝叶斯网络模块设计 | 第31-33页 |
3.2.1 软件开发过程阶段划分 | 第31-32页 |
3.2.2 贝叶斯网络建模实施步骤 | 第32-33页 |
3.3 关联规则挖掘模块设计 | 第33-35页 |
3.3.1 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分析 | 第33页 |
3.3.2 软件项目风险关联规则挖掘设计 | 第33-34页 |
3.3.3 关联规则挖掘实施步骤 | 第34-35页 |
3.4 软件项目风险关联规则挖掘模型构建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风险因子建模 | 第38-54页 |
4.1 确定变量集和变量域 | 第38-40页 |
4.2 风险局部网络模型结构 | 第40-43页 |
4.3 软件项目各阶段风险综合模型 | 第43-46页 |
4.4 局部概率分布 | 第46-50页 |
4.5 推理计算 | 第50-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运用关联规则挖掘风险知识 | 第54-68页 |
5.1 问题定义 | 第54页 |
5.2 数据的准备和预处理 | 第54-58页 |
5.2.1 数据准备 | 第54-55页 |
5.2.2 数据预处理 | 第55-58页 |
5.3 建立数据库 | 第58页 |
5.4 关联规则挖掘的实现 | 第58-62页 |
5.4.1 以错误产生率(ER)和进度延迟(SD)为结果因子进行挖掘 | 第59-60页 |
5.4.2 以进度压力(SP)为结果因子进行挖掘 | 第60-62页 |
5.5 规则语义分析及其指导意义 | 第62-65页 |
5.5.1 规则语义分析 | 第62-63页 |
5.5.2 规则的指导意义 | 第63-65页 |
5.6 软件项目风险管理建议 | 第65-66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附录 软件项目风险因子发生概率调查问卷 | 第70-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