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8-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2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2-21页 |
2.1 研究材料 | 第12-13页 |
2.1.1 病例收集 | 第12页 |
2.1.2 病例资料 | 第12-13页 |
2.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第13-14页 |
2.2.1 PCR –RFLP 实验及 RT-PCR -RFLP 实验 | 第13-14页 |
2.3 主要实验试剂 | 第14页 |
2.3.1 DNA 提取所用试剂试剂 | 第14页 |
2.3.2 PCR-RFLP 实验与 RT-PCR-RFLP 实验所用试剂 | 第14页 |
2.4 研究方法 | 第14-21页 |
2.4.1 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诊疗调查 | 第14-15页 |
2.4.2 RT-PCR-RFLP(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分析印迹基因 H19 和胰岛素生长因子 II 在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 | 第15-17页 |
2.4.3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T-PCR-RFLP) | 第17-19页 |
2.4.4 实验所用试剂的配制 | 第19-20页 |
2.4.5 随访 | 第20页 |
2.4.6 统计学分析 | 第20-21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1-24页 |
3.1 葡萄胎是否恶变与临床有关因素的关系 | 第21-23页 |
3.2 印记基因 H19 与印记基因 IGF2 印记丢失与葡萄胎恶变的关系 | 第23-24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4-29页 |
4.1 葡萄胎的临床因素和葡萄胎恶变的相关性 | 第24-26页 |
4.1.1 葡萄胎恶变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 | 第25-26页 |
4.1.2 葡萄胎恶变与清宫术后 HCG 是否呈对数下降的相关性 | 第26页 |
4.2 葡萄胎的预防性化疗的效果 | 第26-27页 |
4.3 葡萄胎恶变与基因印记状态的关系 | 第27-2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29-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附图 | 第34-39页 |
综述 | 第39-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