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农业物理学论文--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论文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禹城市玉米遥感估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1 国外遥感估产研究进展第10-12页
        1.3.2 国内遥感估产研究进展第12-13页
    1.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第13-15页
        1.4.1 研究方案第13-14页
        1.4.2 技术路线第14-15页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准备第15-29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5-17页
        2.1.1 地理位置第15页
        2.1.2 气候水文特征第15-16页
        2.1.3 地形地貌特征第16页
        2.1.4 社会经济状况第16-17页
    2.2 遥感数据源获取与处理第17-19页
        2.2.1 遥感数据来源第17页
        2.2.2 遥感数据特征第17-19页
        2.2.3 几何校正第19页
        2.2.4 影像切割第19页
    2.3 野外采样数据处理第19-24页
    2.4 气象数据获取与处理第24-28页
    2.5 夏玉米种植面积提取第28-29页
3 玉米生长过程的高光谱特征第29-34页
    3.1 光谱参数选择第29页
    3.2 玉米冠层光谱特征分析第29-32页
        3.2.1 不同生育期玉米冠层原始光谱变化规律第29-30页
        3.2.2 不同叶绿素含量下的玉米高光谱特征第30-31页
        3.2.3 不同叶片含水率下的玉米高光谱特征第31-32页
        3.2.4 不同生物量下的玉米高光谱特征第32页
    3.3 小结第32-34页
4 “潜在-胁迫因子产量估算模式”遥感估算模型构建第34-45页
    4.1 “潜在-胁迫因子估算模式”第34页
    4.2 LAI-环境产量估算模型第34-35页
    4.3 LAI-生物量估产模型第35-36页
    4.4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叶面积植被指数(LAI)的获取第36-45页
        4.4.1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获取第36-39页
        4.4.2 叶面积植被指数(LAI)的获取第39-45页
5 玉米产量遥感估算第45-60页
    5.1 基于LAI-环境产量模型估产第45-51页
        5.1.1 作物估产最佳时相选择第45-46页
        5.1.2 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模拟第46-50页
        5.1.3 玉米产量估算及结果第50-51页
    5.2 LAI-生物量估产模型第51-56页
        5.2.1 生物量的估算第51-54页
        5.2.2 玉米产量估算及结果第54-56页
    5.3 估产结果分析第56-57页
    5.4 精度评价第57-6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6.1 结论第60-61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57株昆虫病原真菌致病力和虫体产孢量研究
下一篇:不同施肥处理对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