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概述 | 第12-16页 |
(一)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立法沿革 | 第12-14页 |
(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立法特点 | 第14-16页 |
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立法解读 | 第16-30页 |
(一)明确犯罪客体 | 第16-19页 |
(二)厘清行为内容 | 第19-25页 |
(三)辨析行为方式 | 第25-26页 |
(四)辨明行为结果 | 第26-30页 |
三、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立法缺陷 | 第30-39页 |
(一)“虚假信息”范围设置过小 | 第30-33页 |
(二)本罪的罪质类型设置不合理 | 第33-34页 |
(三)“虚假信息”内容重叠冲突 | 第34-35页 |
(四)“编造并传播”设置不合理 | 第35-36页 |
(五)主刑设置偏低且缺失附加刑 | 第36-39页 |
四、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立法完善 | 第39-48页 |
(一)扩展本罪“虚假信息”的范围 | 第39-41页 |
(二)将本罪罪质类型设置为混合型 | 第41-42页 |
(三)废止关于“疫情”的司法解释 | 第42-43页 |
(四)将“编造并传播”改为“编造” | 第43-44页 |
(五)提高主刑设置并且增设附加刑 | 第44-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