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1.2.1 相关概念 | 第13-16页 |
1.2.2 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1.3.1 研 究目的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1.5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 第22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调查对象与方法 | 第24-31页 |
2.1 调查对象的确定 | 第24-29页 |
2.1.1 上海城市公园概况 | 第24页 |
2.1.2 上海城市公园餐厅服务设施概况 | 第24-26页 |
2.1.3 调查对象的筛选依据及结果 | 第26-29页 |
2.2 调研方法与过程 | 第29-30页 |
2.2.1 调研方法 | 第29页 |
2.2.2 调查内容及数据整理 | 第29-30页 |
2.3 数据统计及餐厅服务设施现状分析方法 | 第30页 |
2.3.1 数据统计方法 | 第30页 |
2.3.2 餐厅服务设施现状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 第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上海城市公园餐厅服务设施的特征分析 | 第31-80页 |
3.1 餐厅服务设施的数量特征 | 第31-41页 |
3.1.1 餐厅服务设施设置与否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8页 |
3.1.2 餐厅服务设施的设置数量及其影响因素 | 第38-41页 |
3.2 餐厅服务设施的类型特征 | 第41-44页 |
3.2.1 餐厅服务设施的类型 | 第41-42页 |
3.2.2 餐厅服务设施类型的影响因素 | 第42-44页 |
3.3 餐厅服务设施的规模特征 | 第44-60页 |
3.3.1 餐厅服务设施规模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 第44-46页 |
3.3.2 餐厅服务设施技术规模指标分析 | 第46-60页 |
3.4 餐厅服务设施的选址特征 | 第60-79页 |
3.4.1 餐厅服务设施选址的含义与技术指标 | 第60页 |
3.4.2 餐厅服务设施选址的技术指标及其特征 | 第60-71页 |
3.4.3 餐 厅服务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 第71-7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四章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城市公园餐厅服务设施预测模型构建 | 第80-92页 |
4.1 BP 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第80-83页 |
4.1.1 BP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 | 第80-81页 |
4.1.2 BP算法的实现 | 第81-83页 |
4.2 城市公园餐厅服务设施的预测模型构造与结果检验 | 第83-90页 |
4.2.1 输入特征向量 | 第83页 |
4.2.2 输出特征向量 | 第83-84页 |
4.2.3 隐 藏层节点数 | 第84页 |
4.2.4 学习样本的选取 | 第84页 |
4.2.5 Matlab实现 | 第84-85页 |
4.2.6 公园餐厅服务设施预测模型的正确率检验 | 第85-90页 |
4.3 公园餐厅服务设施的检验结果 | 第90-9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五章 上海城市公园餐厅服务设施的评析与建议 | 第92-101页 |
5.1 上海城市公园餐厅服务设施的功能与意义 | 第92-93页 |
5.1.1 发挥餐饮服务功能 | 第92页 |
5.1.2 增强建筑美感 | 第92页 |
5.1.3 增加公园收入 | 第92-93页 |
5.1.4 发扬地域文化 | 第93页 |
5.2 上海城市公园餐厅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93-98页 |
5.2.1 上海城市公园餐厅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 | 第93-98页 |
5.2.2 上海城市公园餐厅服务设施设置不尽合理的原因 | 第98页 |
5.3 上海城市公园餐厅服务设施设计与管理建议 | 第98-100页 |
5.3.1 以满足游客不同层次需求为主旨 | 第99页 |
5.3.2 平衡大众和公园利益 | 第99页 |
5.3.3 理性地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 第99页 |
5.3.4 结合现实,科学修订公园设计规范和相关管理条例 | 第99页 |
5.3.5 建立科学预测模型,防患于未然 | 第99-10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101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101-102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