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研究范围 | 第12-15页 |
1.3.1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3.2 课题研究范围 | 第13-15页 |
2 陶材质的艺术语言表达 | 第15-21页 |
2.1 陶材质的种类 | 第15-17页 |
2.1.1 陶材质的多样性 | 第15-16页 |
2.1.2 传统陶艺的特征 | 第16页 |
2.1.3 现代陶艺的概念 | 第16-17页 |
2.2 陶材质的语言表达与加工工艺 | 第17-19页 |
2.2.1 陶材质所表达的艺术语言 | 第17页 |
2.2.2 陶工艺品的加工过程及材质的影响 | 第17-19页 |
2.3 陶材质的选择与使用 | 第19-21页 |
3 陶材质介入景观造型艺术中的可行性 | 第21-31页 |
3.1 陶材质本身与景观造型的契合优势 | 第21-23页 |
3.1.1 丰富的质感表现 | 第21页 |
3.1.2 鲜艳多彩的釉色变化 | 第21-22页 |
3.1.3 多样化的造型呈现 | 第22页 |
3.1.4 与环境的调和性佳 | 第22页 |
3.1.5 制作、施工的便利性 | 第22-23页 |
3.1.6 易于保养与维护 | 第23页 |
3.2 陶艺材料介入景观艺术的本体语言特征 | 第23-26页 |
3.2.1 自然环保性 | 第23-24页 |
3.2.2 人文亲和性 | 第24-25页 |
3.2.3 物质包容性 | 第25-26页 |
3.3 从文化方面探讨陶材质在环境景观艺术中的介入 | 第26-31页 |
3.3.1 文化是陶艺和景观环境艺术共有的特质 | 第26-27页 |
3.3.2 景观环境设计艺术需要其它门类艺术的参与和渗透 | 第27页 |
3.3.3 陶材质的艺术魅力及深厚的文化内涵能在景观设计中得到展现 | 第27-31页 |
4 陶艺品及造型在建筑景观环境中的应用 | 第31-53页 |
4.1 陶材料之于建筑 | 第31-35页 |
4.1.1 陶材质在中国古建筑中的应用 | 第31-34页 |
4.1.2 陶材质在欧美等国家建筑方面的应用 | 第34-35页 |
4.2 陶艺材料应用于公共景观环境艺术中 | 第35-38页 |
4.3 现代陶艺介入公共环境的途径和方式 | 第38-43页 |
4.3.1 追求个性的独立式表现方式 | 第38-40页 |
4.3.2 追求和谐的表现方式 | 第40-43页 |
4.4 陶材质在景观设计中的造型艺术 | 第43-53页 |
4.4.1 真实感强的具象造型 | 第43-45页 |
4.4.2 富于幻想的抽象造型 | 第45-46页 |
4.4.3 陶工艺品自身造型形态的延用 | 第46-53页 |
5 陶瓷艺术应用于公共环境要注重的问题 | 第53-57页 |
5.1 陶艺与环境的关系 | 第53-54页 |
5.2 陶艺与实用的关系 | 第54页 |
5.3 陶艺与受众者的关系 | 第54-56页 |
5.4 自然意识与陶艺的结合 | 第56-57页 |
6 结论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63-65页 |
附录:图片索引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