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3页 |
第一节 盘基网柄菌发育过程和机理研究 | 第13-16页 |
·盘基网柄菌的发育过程 | 第13-14页 |
·发育过程中的细胞类型 | 第14页 |
·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因子 | 第14-16页 |
第二节 粘附分子的重要意义 | 第16-20页 |
·粘附分子类型 | 第17页 |
·粘附分子的作用 | 第17-18页 |
·盘基网柄菌发育中的细胞粘附分子 | 第18-19页 |
·gp150分子在盘基网柄菌细胞发育中的作用 | 第19-20页 |
第三节 膜蛋白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第四节 本论文的立论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盘基网柄菌野生型(KAX-3)细胞与突变型(AK127)细胞在多细胞发育阶段形态发生的比较 | 第23-35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24-28页 |
·实验材料、试剂、仪器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8页 |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32-35页 |
·野生型细胞发育的机制 | 第32-33页 |
·突变型细胞不能完成发育的原因 | 第33-35页 |
第三章 LagC基因突变型AK127细胞多细胞发育14h,16h,20h阶段的亚显微结构特征 | 第35-46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35页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材料 | 第35-36页 |
·试剂 | 第36页 |
·实验设备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14h发育阶段的超微结构特征观察 | 第37-38页 |
·16h发育阶段的超微结构特征观察 | 第38页 |
·20h发育阶段的超微结构特征观察 | 第38-39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39-41页 |
·关于同心圆状多膜结构的意义和作用 | 第39-40页 |
·关于细胞核发育特征 | 第40页 |
·关于线粒体的形态特征 | 第40-41页 |
图版及说明 | 第41-46页 |
第四章 gp150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方法初探 | 第46-66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46-47页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47-58页 |
·材料 | 第47-48页 |
·试剂 | 第48-53页 |
·实验设备 | 第53页 |
·实验方法 | 第53-58页 |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 第58-64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64-66页 |
第五章 原核表达载体pET-32a-LagC的构建及gp150蛋白二级结构的预测 | 第66-82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66-67页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67-72页 |
·材料 | 第67-68页 |
·试剂 | 第68页 |
·实验设备 | 第68页 |
·实验方法 | 第68-72页 |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 第72-78页 |
·LagC基因PCR扩增结果鉴定 | 第72-73页 |
·原核表达载体pET-32a-LagC的鉴定 | 第73页 |
·阳性克隆测序鉴定 | 第73-76页 |
·gp150蛋白二级结构预测 | 第76-77页 |
·gp150蛋白的抗原表位预测 | 第77-78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78-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