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明代宗藩的宗教信仰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9-19页
    一、选题缘由第9-10页
    二、学术史回顾和评介第10-17页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
        (二)研究的空间第16-17页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页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7-19页
        (一)宗藩第17页
        (二)宗教信仰第17-18页
        (三)时段界定第18-19页
第一章 明代宗藩的佛教信仰第19-50页
    一、佛寺的修建第19-31页
        (一)太祖所封诸藩第19-26页
        (二)仁宗诸子建藩第26-27页
        (三)英宗诸子建藩第27-28页
        (四)宪宗诸子建藩第28-29页
        (五)穆宗之子建藩第29页
        (六)神宗诸子建藩第29-31页
    二、佛教布施第31-35页
        (一)施财物以资建筑第31-33页
        (二)布施寺僧用度和供香火之用第33-34页
        (三)施佛像、置法藏第34-35页
    三、与僧人交游唱和第35-42页
    四、游谒佛寺与佛教题咏第42-46页
        (一)游谒佛寺第42-45页
        (二)佛教题咏第45-46页
    五、佛事活动与带有佛教色彩的丧葬第46-50页
        (一)佛事活动第46-47页
        (二)带有佛教色彩的丧葬第47-50页
第二章 明代宗藩的道教信仰第50-68页
    一、修建宫观与布施第50-55页
        (一)修建宫观第50-54页
        (二)道教布施第54-55页
    二、修炼烧丹与斋醮第55-56页
        (一)修炼烧丹第55页
        (二)斋醮第55-56页
    三、礼待道士并与之交游第56-59页
        (一)秦藩第56-58页
        (二)其他诸藩第58-59页
    四、游谒宫观与道教题咏及著述第59-64页
        (一)游谒宫观第59-61页
        (二)道教题咏及著述第61-64页
    五、带有道教色彩的墓葬第64-68页
        (一)宁献王朱权墓第65页
        (二)益藩王系墓第65-68页
第三章 明代宗藩佛道之外的宗教信仰第68-75页
    一、宗法性宗教信仰第68-71页
        (一)社稷坛第68-69页
        (二)风云雷雨山川之祀第69-70页
        (三)城隍之祀第70-71页
    二、民俗宗教信仰第71-75页
        (一)神庙的修建第71-72页
        (二)与神的互动——祈祷第72-74页
        (三)结交异人、术士第74-75页
第四章 明代宗藩的宗教信仰特点及成因第75-127页
    一、明代宗藩的宗教信仰特点第75-123页
        (一)多元复合型宗教信仰第75-77页
        (二)功利性第77-80页
        (三)地域性与时代性第80-122页
        (四)家传性第122-123页
    二、明代宗藩宗教信仰特点的成因第123-127页
        (一)明朝的宗教政策影响第123-124页
        (二)环境的影响与地方认同需要第124-125页
        (三)宗室特殊身份之故第125-127页
第五章 明代宗藩的宗教信仰之影响第127-140页
    一、精神依托与现实庇护第127-128页
    二、引导宗藩从善、行善—维持一方社会秩序第128-133页
    三、丰富文艺创作内涵第133-134页
    四、法制的破坏与谋逆的诱因第134-138页
    五、财力、物力的损耗第138-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51页
后记第151-152页
附录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工作方法在机构养老供给中的应用研究--以山东省某城镇养老机构为例
下一篇:农业产业化视角下农村土地整治及效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