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的书刊广告研究(1912-1949)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1-2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一)史料研究 | 第12-14页 |
(二)关于中华书局的研究成果 | 第14-18页 |
三、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8-20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第一章 中华书局书刊的广告载体 | 第22-33页 |
第一节 报纸广告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杂志广告 | 第23-24页 |
第三节 书载广告 | 第24-25页 |
一、按照学科将与本书相关书目登在书上 | 第24页 |
二、丛书单本书上附整个丛书目录或丛书已出书目 | 第24-25页 |
三、其他形式的书载广告 | 第25页 |
第四节 书名广告 | 第25-27页 |
第五节 序文、凡例广告 | 第27-28页 |
第六节 正文广告 | 第28-30页 |
一、广告性书评 | 第28-29页 |
二、一般文章形式的“软广告” | 第29-30页 |
第七节 书目广告 | 第30-33页 |
第二章 中华书局书刊的广告内容 | 第33-42页 |
第一节 传递新版图书信息 | 第33-35页 |
一、以书目形式展示新版图书 | 第33-34页 |
二、文字推介形式简介新版图书 | 第34页 |
三、详尽介绍形式重点推介单本新版图书 | 第34-35页 |
四、简略文字形式预告新版图书 | 第35页 |
第二节 征稿广告 | 第35-36页 |
第三节 促销信息 | 第36-39页 |
一、赠送样书 | 第37页 |
二、降价广告 | 第37-38页 |
三、赠券广告 | 第38-39页 |
第四节 图书预约 | 第39-40页 |
一、新书发售预约广告 | 第39-40页 |
二、非新书发售预约广告 | 第40页 |
第五节 宣传续作 | 第40-42页 |
第三章 中华书局书刊的广告技巧 | 第42-53页 |
第一节 巧妙设置的广告版面 | 第42-44页 |
第二节 全面化的广告文案 | 第44-47页 |
一、信息性 | 第44-45页 |
二、艺术性 | 第45-46页 |
三、技巧性 | 第46-47页 |
四、时代性 | 第47页 |
第三节 技巧化的广告时间 | 第47-49页 |
一、集中时间广告策略 | 第47-48页 |
二、均衡时间广告策略 | 第48-49页 |
三、节假日时间广告策略 | 第49页 |
第四节 多样化的广告营销 | 第49-53页 |
一、假各种名义行广告之实 | 第49-50页 |
二、名人效应图书广告 | 第50-51页 |
三、善用“pop广告”销售策略 | 第51-53页 |
第四章 中华书局书刊的广告效果 | 第53-57页 |
第一节 传递图书信息,促进销售 | 第53-54页 |
第二节 创立品牌,树立企业形象 | 第54-55页 |
第三节 传播时代文化,引导受众阅读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62页 |
一、重视长销书品牌,拓宽品牌链 | 第57-58页 |
二、重视广告策略多样化,畅通宣传渠道 | 第58-59页 |
三、重视出版文化意义,传递社会优秀文化 | 第59页 |
四、重视书业广告的文化感,强调书香气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