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吡嗪衍生物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及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目录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8页
    1.1 配位化学概述第11页
    1.2 分子自组装和晶体工程第11-13页
        1.2.1 分子自组装第11-12页
        1.2.2 晶体工程第12-13页
    1.3 配位化合物第13-16页
        1.3.1 配位化合物概述第13-15页
        1.3.2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发展及应用第15-16页
    1.4 金属-有机配合物合成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第16-21页
        1.4.1 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6-18页
        1.4.2 配合物合成的影响因素第18-21页
    1.5 含氮羧酸配合物的合成进展第21-26页
    1.6 本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6-28页
第二章 基于配体HPYTYBA的配位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第28-39页
    2.1 引言第28页
    2.2 实验部分第28-29页
        2.2.1 试剂第28页
        2.2.2 仪器第28-29页
    2.3 配合物1-2的合成、结构和表征第29-37页
        2.3.1 配合物1-2的合成第29页
        2.3.2 配合物1-2的晶体结构测定第29-31页
        2.3.3 晶体结构描述第31-34页
        2.3.4 配合物1和2的晶体结构的比较第34-36页
        2.3.5 配合物1-2的热稳定性研究第36-37页
        2.3.6 配体及配合物的荧光分析第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基于配体HPYPYMBA的配位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39-52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实验部分第39-40页
        3.2.1 试剂第39页
        3.2.2 仪器第39-40页
    3.3 配体、配合物3和4的合成、结构和表征第40-51页
        3.3.0 配体晶体的制备第40页
        3.3.1 配合物3-4的合成第40-41页
        3.3.2 配体及配合物3-4的晶体结构测定第41-43页
        3.3.3 晶体结构的描述第43-49页
        3.3.4 配合物3-4的热稳定性研究第49-50页
        3.3.5 配体及配合物的荧光分析第50-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配体(HPYTYBA和HPYPYMBA)及其配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第52-60页
    4.1 引言第52页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第52-53页
        4.2.1 试剂第52页
        4.2.2 仪器与设备第52-53页
    4.3 配体及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研究第53-56页
        4.3.1 菌种第53页
        4.3.2 培养基的制备第53-54页
        4.3.3 抑菌圈法(牛津杯法)第54页
        4.3.4 结果与讨论第54-56页
    4.4 配体及配合物的抗氧化(SOD)活性研究第56-59页
        4.4.1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第56页
        4.4.2 溶液配制第56-57页
        4.4.3 结果与讨论第57-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5-甲基吡嗪-2-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第60-64页
    5.1 引言第60页
    5.2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60-61页
        5.2.1 主要试剂第60-61页
        5.2.2 主要设备及仪器第61页
    5.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61-62页
        5.3.1 1N-(2'-吡啶基)-5-甲基吡嗪-2-酰胺的合成第61-62页
        5.3.2 1N-(3'-吡啶基)-5-甲基吡嗪-2-酰胺的合成第62页
    5.4 目标产物的结构表征第62-64页
        5.4.1 N-(2'-吡啶基)-5-甲基吡嗪-2-酰胺第62-63页
        5.4.2 N-(3'-吡啶基)-5-甲基吡嗪-2-酰胺第63-64页
结论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80页
附录第80-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有偶氮苯分子聚合物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低氯含量超高交联聚苯乙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