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车辆装料扬尘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局部通风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局部通风气流组织的理论研究 | 第14-16页 |
·排风罩气流组织的实验研究 | 第16页 |
·CFD技术在通风气流组织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利用CFD技术优化局部通风气流组织的可行性 | 第18-20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模型建立与验证 | 第21-40页 |
·物理模型 | 第21-23页 |
·数学模型 | 第23-31页 |
·控制体 | 第23-24页 |
·控制方程组 | 第24-25页 |
·湍流模型 | 第25-28页 |
·气固两相流模型 | 第28-29页 |
·SIMPLE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网格划分 | 第30页 |
·求解过程 | 第30-31页 |
·CFD模拟的可靠性验证 | 第31-39页 |
·可靠性验证实验 | 第31-34页 |
·速度场模拟结果的验证 | 第34-36页 |
·捕集效果模拟的验证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车辆装料扬尘与现有控制效果的CFD模拟 | 第40-48页 |
·工程概况 | 第40-41页 |
·车辆装焦扬尘的模拟 | 第41-43页 |
·网格划分 | 第41-42页 |
·计算模型与边界条件 | 第42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火车装焦现有通风除尘系统控制效果的模拟 | 第43-47页 |
·现场系统运行状况 | 第43-44页 |
·现有通风除尘系统控制效果模拟 | 第44-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不同气流组织方式的正交模拟试验 | 第48-73页 |
·技术路线 | 第48页 |
·气流组织方式的确定 | 第48-52页 |
·有害物捕集用通风气流组织的主要形式 | 第48-49页 |
·本文研究的适用于该工况的三种气流组织形式 | 第49-52页 |
·三种方式的正交模拟试验 | 第52-70页 |
·单侧吸正交模拟试验 | 第52-58页 |
·双侧吸正交模拟试验 | 第58-64页 |
·吹吸式正交模拟试验 | 第64-70页 |
·三种气流组织方式的比较与分析 | 第70-72页 |
·三种方式相同排风量下捕集效率的对比 | 第70-71页 |
·三种方式对尘源实现完全控制时最小风量的对比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基于正交模拟试验的无量纲分析 | 第73-79页 |
·目标函数的无量纲分析 | 第73-74页 |
·流量比法 | 第73页 |
·基于π定理的量纲分析 | 第73-74页 |
·车辆装料单侧吸气方式的流动特性及K_L回归公式的建立 | 第74-78页 |
·h/L对K_L的影响 | 第75-76页 |
·b/L对K_L的影响 | 第76页 |
·K_L回归公式的建立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工程应用 | 第79-85页 |
·单侧吸方案 | 第79-81页 |
·技术措施 | 第79-80页 |
·CFD模拟验证 | 第80-81页 |
·双侧吸改造方案 | 第81-83页 |
·技术措施 | 第81-82页 |
·CFD模拟验证 | 第82-83页 |
·两种方案的对比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结论 | 第85-86页 |
·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