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史论文--清、清以前政治论文--选举制度论文

万历科场案与晚明文学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1页
    一、研究现状与意义第8-9页
    二、研究思路第9-11页
第一章 万历年间的四大科场案第11-34页
    第一节 张居正三子登科案第11-23页
        一、万历初期的政坛与文坛第11-13页
        二、张居正六子基本情况概述第13-14页
        三、张居正三子登科案发生始末第14-20页
        四、对张居正三子中式案的几点看法第20-23页
    第二节 万历十六年顺天乡试王衡案第23-26页
        一、万历十六年顺天乡试案发生始末第23-24页
        二、顺天乡试案王衡被论之根由第24-26页
    第三节 万历二十五年焦竑被劾取士文体案第26-29页
        一、焦竑被劾取士文体案发生始末第26-28页
        二、焦竑因科场案被逐的真正原因第28-29页
    第四节 汤宾尹越房录取韩敬案第29-34页
        一、万历中期以后的党争形势第29-30页
        二、汤宾尹越房录取案发生始末第30-34页
第二章 万历科场案与文坛格局的异动第34-50页
    第一节 焦竑身份的转变与台阁体的没落第34-37页
        一、馆阁文人身份和多元化倾向的冲突第34-36页
        二、焦竑身份的转变和台阁体的没落第36-37页
    第二节 曹学佺:官闲十年与金陵诗坛的极盛第37-40页
        一、曹学佺与丁酉科场案之关系第37-39页
        二、官闲十年与金陵诗坛的极盛第39-40页
    第三节 韩敬:退而校一代之文第40-44页
        一、领袖文坛的实力和野心第40-42页
        二、退而校一代之文第42-44页
    第四节 钱谦益和竟陵派之间的一段公案第44-50页
        一、庚戌科场案与钱谦益:只堪领袖山林耳第44-45页
        二、钱谦益评竟陵派:亡国之诗妖第45-50页
第三章 万历科场案与作家文学生涯的改变第50-70页
    第一节 张懋修:文学道路的彻底断裂第50-55页
        一、积书好古,六子最先鸣者也第50-52页
        二、明代状元与文学的一般发展轨迹第52页
        三、文学道路的最终断裂第52-55页
    第二节 从《邯郸记》到《鸾鎞记》第55-59页
        一、《邯郸记》:若道文章空使得,状元曾值几文来第55-57页
        二、《鸾鎞记》:从教曳白自登科,饶咱制锦空延伫第57-59页
    第三节 王衡和他的杂剧《郁轮袍》第59-63页
        一、诗歌创作:未能忘情于十年不字第59-61页
        二、杂剧创作:抒发科场愤懑的写心杂剧第61-63页
    第四节 钟惺与竟陵派幽深孤峭的诗风第63-70页
        一、庚戌科场案与钟惺的仕途:两党见斥,志节不舒第63-65页
        二、庚戌科场案与钟惺的文学创作:始平心气,虚怀独往第65-70页
结语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研究生英语课堂提问研究
下一篇:破碎·迷离·复归--大卫·格罗斯曼小说的创伤叙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