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海外劳工安全问题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论 | 第8-25页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8-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21页 |
三、研究方法、创新与难点 | 第21-23页 |
四、基本内容 | 第23-25页 |
第一章 中国海外劳工的基本概况 | 第25-51页 |
第一节 “海外劳工”的概念与辨析 | 第25-33页 |
一、“中国海外劳工”的内涵 | 第25-27页 |
二、国际视野下的“海外劳工” | 第27-28页 |
三、海外劳工与移民 | 第28-30页 |
四、海外劳工与侨民 | 第30-32页 |
五、海外劳工与难民 | 第32-33页 |
第二节 中国海外劳工的历史追溯 | 第33-40页 |
一、中国人走向海外的早期历史 | 第34-35页 |
二、新中国海外劳工的发展历程 | 第35-39页 |
三、中国海外劳工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39-40页 |
第三节 中国海外劳工的现状 | 第40-49页 |
一、外派方式 | 第40-42页 |
二、主要特点 | 第42-45页 |
三、主要问题 | 第45-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二章 人的安全:中国海外劳工主要面临的安全风险 | 第51-79页 |
第一节 安全理论研究的扩展 | 第51-57页 |
一、安全的概念与发展 | 第51-53页 |
二、全球化与非传统安全 | 第53-55页 |
三、“人的安全”理论的启示 | 第55-57页 |
第二节 安全问题的类型分析 | 第57-69页 |
一、海外劳工的安全问题分类 | 第57-63页 |
二、安全问题的归因分析 | 第63-66页 |
三、安全威胁的等级分析 | 第66-69页 |
第三节 安全威胁的归因和演化 | 第69-78页 |
一、能量转移与生命安全 | 第69-71页 |
二、信息供给与经济安全 | 第71-75页 |
三、轨迹交叉与政治安全 | 第75-77页 |
四、中国海外劳工安全问题的变化趋势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三章 应对挑战:中国海外劳工安全保护的实践 | 第79-105页 |
第一节 发展历程和机制建设 | 第79-87页 |
一、发展历程和理念更新 | 第79-82页 |
二、中国海外劳工的管理体制沿革 | 第82-84页 |
三、中国海外劳工保护的机制建设 | 第84-87页 |
第二节 法律资源和保护方式 | 第87-96页 |
一、国际法律资源 | 第87-90页 |
二、国内法律政策框架 | 第90-93页 |
三、安全保护的实践方式 | 第93-96页 |
第三节 案例研究:劳务纠纷与撤侨行动 | 第96-104页 |
一、罗马尼亚劳务纠纷 | 第96-99页 |
二、越南撤侨行动 | 第99-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四章 他山之石:海外劳工安全保护的国际经验 | 第105-111页 |
第一节 菲律宾经验 | 第105-108页 |
第二节 印度经验 | 第108-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五章 优化提升:中国海外劳工安全保护的改进建议 | 第111-124页 |
第一节 充分认识海外劳工保护的重要意义 | 第111-113页 |
第二节 安全保护现状的不足 | 第113-118页 |
第三节 加强海外劳工安全保护的着力点 | 第118-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结语 | 第124-131页 |
一、安全研究的岔路口 | 第124-127页 |
二、大时代里的小问题 | 第127-129页 |
三、共同体里的微诉求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43页 |
致谢 | 第143-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