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我国建筑防水工程现状 | 第11-13页 |
1.1.1 建筑防水现状 | 第11-12页 |
1.1.2 建筑防水材料 | 第12-13页 |
1.2 聚合物乳液 | 第13-16页 |
1.2.1 乳液聚合 | 第13-14页 |
1.2.2 改性丙烯酸酯类共聚乳液 | 第14-16页 |
1.3 粉煤灰综合利用 | 第16-17页 |
1.3.1 粉煤灰在掺杂水泥中的利用 | 第16-17页 |
1.3.2 煤灰活性激发 | 第17页 |
1.4 地聚物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1.5.1 改性苯丙乳液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测试 | 第18-19页 |
1.5.2 地质聚合物涂料的制备与研究 | 第19页 |
1.5.3 地聚物/聚合物防水涂料的研制 | 第19-21页 |
第2章 改性苯丙乳液的合成与研究 | 第21-53页 |
2.1 主要原材料与设备 | 第21-22页 |
2.1.1 主要原材料 | 第21页 |
2.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 第21-22页 |
2.2 乳液的制备 | 第22-27页 |
2.2.1 弹性苯丙乳液的制备 | 第23-26页 |
2.2.2 MPTS改性苯丙乳液的制备 | 第26-27页 |
2.2.3 微乳化法制备硅烷改性苯丙乳液 | 第27页 |
2.3 性能测试与表征方法 | 第27-30页 |
2.3.1 性能测试 | 第27-29页 |
2.3.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9页 |
2.3.3 粒径分析 | 第29页 |
2.3.4 DSC分析 | 第29-30页 |
2.3.5 TGA分析 | 第30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0-48页 |
2.4.1 搅拌强度对聚合稳定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2.4.2 引发剂对聚合过程和胶膜性质的影响 | 第31-33页 |
2.4.3 乳化剂对聚合过程和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33-38页 |
2.4.4 单体组成对胶膜性质影响 | 第38-39页 |
2.4.5 功能单体对聚合工艺和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39-43页 |
2.4.6 单体微乳化法对乳液粒径的影响 | 第43-44页 |
2.4.7 MPTS改性苯丙乳液红外光谱分析 | 第44-45页 |
2.4.8 MPTS改性苯丙乳液的DSC‐TGA分析 | 第45-48页 |
2.5 弹性苯丙乳液配方和性能测试 | 第48-50页 |
2.5.1 弹性苯丙乳液配方及测试结果 | 第48-49页 |
2.5.2 MPTS改性苯丙乳液聚合配方及测试结果 | 第49-50页 |
2.6 小结 | 第50-53页 |
第3章 地聚物涂料的制备与研究 | 第53-63页 |
3.1 原材料与设备 | 第53-54页 |
3.1.1 主要原材料及设备 | 第53页 |
3.1.2 原材料处理 | 第53-54页 |
3.2 地聚物涂料的制备 | 第54-55页 |
3.3 地质聚合物涂料的配方研究 | 第55页 |
3.4 地质聚合物涂层性能测试 | 第55-56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56-61页 |
3.5.1 涂层固化机理 | 第56-57页 |
3.5.2 原材料处理方法对高岭土、粉煤灰的影响 | 第57-58页 |
3.5.3 粉液比对地聚物涂料成膜的影响 | 第58-59页 |
3.5.4 涂层吸水率 | 第59-60页 |
3.5.5 断裂伸长率 | 第60-61页 |
3.6 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地聚物/聚合物防水涂料的研制 | 第63-75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63-65页 |
4.1.1 原料与设备 | 第63-64页 |
4.1.2 地质聚合物/弹性苯丙乳液复合防水涂料配方 | 第64-65页 |
4.1.3 涂层试件制备 | 第65页 |
4.1.4 性能测试 | 第65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65-73页 |
4.2.1 粉液比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第65-67页 |
4.2.2 成膜助剂对涂层性质的影响 | 第67-69页 |
4.2.3 乳液类型对涂层吸水率的影响 | 第69-70页 |
4.2.4 成膜机理 | 第70-71页 |
4.2.5 防水机理 | 第71-72页 |
4.2.6 地聚物/聚合物防水涂料综合性能 | 第72-73页 |
4.3 小结 | 第73-75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5-77页 |
5.1 结论 | 第75-76页 |
5.2 建议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