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金属化合物类负极材料的储钠机理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1-45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常见的储能方式第11-18页
    1.3 钠离子电池简介第18-42页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42-45页
2 实验内容与表征方法第45-51页
    2.1 实验试剂第45-46页
    2.2 实验仪器第46-47页
    2.3 材料的表征第47-49页
    2.4 材料的电化学表征第49-51页
3 FeS_2/多孔碳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的研究第51-63页
    3.1 引言第51-53页
    3.2 FeS_2/多孔碳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第53-54页
    3.3 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表征第54-57页
    3.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第57-59页
    3.5 材料的储钠机理分析第59-62页
    3.6 本章小结第62-63页
4 微米级FeS_2负极材料容量衰减机制及其储钠性能优化第63-77页
    4.1 引言第63-64页
    4.2 微米级单晶FeS_2的制备第64-65页
    4.3 材料的表征第65-66页
    4.4 材料的储钠机理及性能衰减原因第66-71页
    4.5 材料的性能优化第71-76页
    4.6 本章小结第76-77页
5 MnS/多孔碳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的研究第77-89页
    5.1 引言第77-78页
    5.2 MnS/多孔碳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第78-79页
    5.3 材料的的结构与形貌表征第79-81页
    5.4 材料的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第81-84页
    5.5 材料的储钠机理第84-87页
    5.6 本章小结第87-89页
6 碳包覆钛酸锂钾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的研究第89-100页
    6.1 引言第89-90页
    6.2 碳包覆钛酸锂钾材料的制备第90-91页
    6.3 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表征第91-94页
    6.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储钠机理第94-98页
    6.5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7 总结与展望第100-105页
    7.1 总结第100-102页
    7.2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102-103页
    7.3 研究展望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22页
致谢第122-124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阳能与燃料电池能量转换过程及冷热电联供系统研究
下一篇:并网逆变器谐振抑制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