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民屯凹陷油气藏形成条件与主控因素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24页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2 研究区勘探现状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2 难点和关键性问题 | 第18-19页 |
1.3.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 主要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 第20-24页 |
1.4.1 主要工作量 | 第20-21页 |
1.4.2 取得的主要进展 | 第21-22页 |
1.4.3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2-24页 |
第2章 大民屯凹陷基本地质特征 | 第24-42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4-25页 |
2.1.1 研究区位置 | 第24页 |
2.1.2 勘探概况 | 第24-25页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第25-27页 |
2.2.1 区域构造背景 | 第25-26页 |
2.2.2 盆地发育演化 | 第26-27页 |
2.3 地层层序 | 第27-33页 |
2.4 沉积特征 | 第33-38页 |
2.4.1 沉积相类型 | 第33页 |
2.4.2 沉积体系展布 | 第33-38页 |
2.5 源岩及生储盖组合特征 | 第38-42页 |
2.5.1 源岩特征 | 第38-40页 |
2.5.2 储集层、盖层特征 | 第40页 |
2.5.3 生储盖组合类型 | 第40-42页 |
第3章 大民屯凹陷构造格局及圈闭发育演化 | 第42-60页 |
3.1 构造特征 | 第42-53页 |
3.1.1 构造格局 | 第42-47页 |
3.1.2 二级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 第47-48页 |
3.1.3 断裂展布特征 | 第48-52页 |
3.1.4 断层活动期次 | 第52-53页 |
3.2 圈闭类型和分布 | 第53-60页 |
3.2.1 圈闭类型 | 第53-55页 |
3.2.2 圈闭的形成和分布 | 第55-60页 |
第4章 大民屯凹陷输导体系类型及组合模式 | 第60-71页 |
4.1 输导体系定义 | 第60页 |
4.2 输导体系要素 | 第60-65页 |
4.2.1 断裂型输导体系 | 第61-63页 |
4.2.2 砂体型输导体系 | 第63-65页 |
4.2.3 不整合面型输导体系 | 第65页 |
4.3 输导体系组合模式 | 第65-67页 |
4.3.1 砂体—断层型(T型)输导体系 | 第66页 |
4.3.2 阶梯型输导体系 | 第66页 |
4.3.3 网毯状输导体系 | 第66-67页 |
4.4 大民屯凹陷不同构造带输导体系特征 | 第67-71页 |
4.4.1 前进断裂背斜构造带 | 第67-68页 |
4.4.2 静安堡断裂鼻状构造带 | 第68-70页 |
4.4.3 法哈牛断阶带 | 第70-71页 |
第5章 油源对比与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 第71-104页 |
5.1 油源对比 | 第71-97页 |
5.1.1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第71-78页 |
5.1.2 原油特征 | 第78-82页 |
5.1.3 油源对比 | 第82-84页 |
5.1.4 油气成藏期次与运移路径 | 第84-97页 |
5.2 油气成藏模式 | 第97-100页 |
5.2.1 潜山油藏的成藏模式 | 第98页 |
5.2.2 砂岩油气藏的成藏模式 | 第98-100页 |
5.3 主要构造带油气成藏模式分析 | 第100-104页 |
第6章 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 | 第104-125页 |
6.1 油气藏类型和分布特点 | 第104-110页 |
6.1.1 油气藏类型 | 第104-106页 |
6.1.2 油气藏分布特征 | 第106-110页 |
6.1.2.1 中央构造带复式油气藏聚集带 | 第107-108页 |
6.1.2.2 斜坡型复式油气聚集带 | 第108-109页 |
6.1.2.3 陡坡(断阶)型复式油气藏聚集带 | 第109-110页 |
6.2 油气运聚主控因素研究 | 第110-122页 |
6.2.1 生烃洼陷控制油气藏的分布 | 第110-111页 |
6.2.2 有利储集相带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 | 第111-112页 |
6.2.3 输导体系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 第112-122页 |
6.3 下一步勘探方向 | 第122-125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25-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5页 |
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情况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