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物理 | 第18-42页 |
2.1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 第18-23页 |
2.1.1 单层太阳能电池 | 第18-19页 |
2.1.2 平面异质结(planar heterojunction)太阳能电池 | 第19-20页 |
2.1.3 体异质结(bulk heterojunction)太阳能电池 | 第20-23页 |
2.2 表征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参数 | 第23-25页 |
2.3 体异质结器件中的光电过程 | 第25-37页 |
2.3.1 激子的产生与扩散 | 第26-28页 |
2.3.2 电子-空穴极化子对拆分的Onsager-Braun理论 | 第28-32页 |
2.3.3 电荷载流子的输运 | 第32-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第三章 器件模型方法 | 第42-60页 |
3.1 器件模型 | 第42-53页 |
3.1.1 时间演化方程 | 第42-44页 |
3.1.2 如何处理金属/有机界面 | 第44-50页 |
3.1.3 如何处理载流子的生成与复合 | 第50-52页 |
3.1.4 如何处理无序效应 | 第52-53页 |
3.2 器件模型的初步应用 | 第53-58页 |
3.2.1 Scharfetter-Gummel离散化 | 第53-54页 |
3.2.2 静态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 第54-55页 |
3.2.3 暗态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第四章 激子在金属/有机界面的拆分 | 第60-82页 |
4.1 瞬态光电压(TPV)实验 | 第60-64页 |
4.2 界面拆分比 | 第64-74页 |
4.2.1 激子动力学与瞬态的界面拆分比 | 第64-70页 |
4.2.2 稳态的激子动力学和界面拆分比 | 第70-72页 |
4.2.3 复合对激子动力学和界面拆分比的影响 | 第72-74页 |
4.3 界面拆分影响下的电流-电压关系与边界流 | 第74-79页 |
4.4 小结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第五章 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的表面损失 | 第82-98页 |
5.1 动力学Monte Carlo结果的分析 | 第82-84页 |
5.2 表面损失的定量描述 | 第84-87页 |
5.3 界面拆分对表面损失的增强效应 | 第87-92页 |
5.3.1 偏压依赖性 | 第87-88页 |
5.3.2 注入势垒的影响 | 第88-90页 |
5.3.3 界面拆分的影响 | 第90-91页 |
5.3.4 极化子对(PP)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91-92页 |
5.4 表面损失对器件效率的损害 | 第92-96页 |
5.4.1 电流密度-电压(J-V)特征关系 | 第92-95页 |
5.4.2 抑制表面损失的手段 | 第95-96页 |
5.5 小结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8页 |
第六章 开路电压的模拟 | 第98-106页 |
6.1 开路电压的解析表达式 | 第98-99页 |
6.2 光照强度增大时的J-V曲线 | 第99-101页 |
6.3 开路电压与注入势垒的关系 | 第101-104页 |
6.4 小结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6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06-110页 |
致谢 | 第110-112页 |
博士期间完成论文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