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工材料论文--磁性材料、铁氧体论文--永磁材料、永久磁铁论文

烧结型钕铁硼表面耐蚀性涂层的低成本制备工艺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8页
    1.1 稀土永磁材料第10-11页
        1.1.1 稀土永磁材料概述第10-11页
        1.1.2 钕铁硼永磁材料简介第11页
    1.2 烧结型NdFeB永磁材料的腐蚀第11-17页
        1.2.1 烧结型NdFeB永磁材料的成分与结构第11-13页
        1.2.2 烧结型NdFeB永磁材料的腐蚀机理及研究现状第13-17页
    1.3 提高烧结NdFeB永磁材料耐腐蚀性能的研究现状第17-22页
        1.3.1 合金化方法第17-18页
        1.3.2 表面处理法第18-22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2页
        1.4.1 研究目的第22页
        1.4.2 研究内容第22页
    参考文献第22-28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第28-34页
    2.1 实验材料第28页
    2.2 实验流程第28页
    2.3 主要实验仪器及装置第28-30页
        2.3.1 实验仪器第28-29页
        2.3.2 实验装置第29-30页
    2.4 测试方法第30-33页
        2.4.1 镀层形貌、成分和结构测试第30-31页
        2.4.2 傅立叶红外测试第31页
        2.4.3 电化学测试第31-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烧结NdFeB永磁体镀前表面处理第34-38页
    3.1 打磨工艺第34页
        3.1.1 磨光第34页
        3.1.2 抛光第34页
    3.2 除油工艺第34-37页
        3.2.1 有机溶剂除油第35页
        3.2.2 化学除油第35-36页
        3.2.3 电化学除油第36-37页
    3.3 酸洗活化工艺第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页
    参考文献第37-38页
第四章 循环伏安法在烧结NdFeB表面制备Ni-Co合金镀层及其耐蚀性能研究第38-48页
    4.1 前言第38-39页
        4.1.1 研究背景第38页
        4.1.2 研究内容第38-39页
    4.2 实验部分第39-40页
        4.2.1 工艺流程第39页
        4.2.2 基体前处理第39页
        4.2.3 涂层制备第39页
        4.2.4 性能检测第39-4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0-45页
        4.3.1 Ni-Co合金镀层制备的CV图第40页
        4.3.2 XRD分析第40-41页
        4.3.3 形貌和成分分析第41-42页
        4.3.4 动电位极化分析第42-43页
        4.3.5 浸泡测试第43-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第五章 烧结NdFeB表面阴极性协同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48-60页
    5.1 前言第48-49页
        5.1.1 研究背景第48-49页
        5.1.2 研究内容第49页
    5.2 实验部分第49-50页
        5.2.1 工艺流程第49页
        5.2.2 基体前处理第49页
        5.2.3 涂层制备第49-50页
        5.2.4 性能检测第5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0-56页
        5.3.1 形貌及成分分析第50-51页
        5.3.2 FT-IR分析第51-52页
        5.3.3 动电位极化分析第52-53页
        5.3.4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第53-56页
    5.4 本章小结第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第六章 烧结NdFeB表面阳极性协同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60-72页
    6.1 前言第60页
        6.1.1 研究背景第60页
        6.1.2 研究内容第60页
    6.2 实验部分第60-62页
        6.2.1 工艺流程第60-61页
        6.2.2 基体前处理第61页
        6.2.3 涂层制备第61-62页
        6.2.4 性能检测第62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62-69页
        6.3.1 XRD和FT-IR分析第62页
        6.3.2 SEM表面形貌分析第62-63页
        6.3.3 开路电位及动电位极化分析第63-64页
        6.3.4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第64-69页
    6.4 本章小结第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致谢第74-76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连木叶片矿质元素季节性变化规律研究
下一篇:双极性脉冲电镀电源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