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成因论文

金川Ⅳ号含矿岩体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岩浆 Ni-Cu-(PGE)硫化物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第8-12页
        1.1.1 岩浆 Ni-Cu-(PGE)硫化物矿床分类和分布第8-11页
        1.1.2 大型层状岩体成矿理论到小岩体成矿理论第11页
        1.1.3 原地熔离成矿模式到岩浆通道成矿模式第11-12页
    1.2 金川超大型 Ni-Cu-(PGE)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2-15页
        1.2.1 金川超大型 Ni-Cu-(PGE)矿床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研究区前人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选题意义第13-15页
    1.3 样品分析测试方法第15页
        1.3.1 主量元素、微量稀土元素分析第15页
        1.3.2 Ni、Cu、S 及 PGE 元素分析第15页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第15-16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6-21页
    2.1 大地构造背景第16页
    2.2 区域地层概况第16-18页
    2.3 区域构造及其演化第18-20页
    2.4 区域岩浆活动和岩浆岩第20页
    2.5 区域矿产第20-21页
第三章 金川铜镍矿矿区含矿岩体地质特征第21-28页
    3.1 岩体规模、形态、产状及含矿特征第21-24页
        3.1.1 III 号岩体第21页
        3.1.2 I 号岩体第21-22页
        3.1.3 Ⅱ号岩体第22-23页
        3.1.4 IV 号岩体第23-24页
    3.2 矿区岩体围岩特征第24-25页
    3.3 矿区构造断裂特征第25-28页
第四章 金川 IV 号含矿岩体地质特征第28-37页
    4.1 岩体的侵入位置、岩体规模、形态、产状特征第28-30页
    4.2 岩体岩石学、岩相学特征第30-37页
        4.2.1 岩相带的分布及相互关系第30-33页
        4.2.2 岩石学、岩相学镜下特征第33-37页
第五章 金川 IV 号岩体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第37-47页
    5.1 矿体规模、产状和形态及分布特征第37-40页
        5.1.1 岩浆熔离型矿体第37-40页
        5.1.2 贯入-交代型矿体第40页
    5.2 矿石结构构造第40-41页
        5.2.1 矿石结构第40页
        5.2.2 矿石构造第40-41页
    5.3 矿石类型及物质成分第41-44页
        5.3.1 矿石类型及组成第41-42页
        5.3.2 金属矿物镜下特征第42-44页
        5.3.3 主要金属矿物生成顺序第44页
    5.4 铜镍硫化物矿床特征第44页
    5.5 II、IV 号岩体及矿体的关系第44-47页
第六章 金川 IV 号含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第47-69页
    6.1 主量元素第47-53页
    6.2 微量元素第53-59页
    6.3 稀土元素第59-64页
    6.4 铂族元素特征第64-69页
第七章 金川 IV 号含矿岩体成岩成矿过程探讨第69-78页
    7.1 原生岩浆性质第69-71页
    7.2 分离结晶作用第71-73页
    7.3 同化混染作用第73-75页
    7.4 硫化物熔离成矿过程第75-78页
        7.4.1 硫饱和机制第75-76页
        7.4.2 Ni、Cu 及 PGE 对硫化物熔离的指示意义第76-77页
        7.4.3 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岩成矿过程第77-78页
结论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泉州湾新市镇的防灾减灾研究
下一篇:从证券投资信托业务的创新看国内信托行业的创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