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7页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主题的目的 | 第9页 |
·研究主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第15-1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区域货币合作理论 | 第17-25页 |
·传统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概念及标准 | 第17-21页 |
·要素流动性标准 | 第17-18页 |
·经济开放性标准 | 第18页 |
·低程度的产品多样性标准 | 第18-19页 |
·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标准 | 第19页 |
·通货膨胀率相似性标准 | 第19-20页 |
·政策一体化程度标准 | 第20-21页 |
·最优货币区的新发展 | 第21-25页 |
·埃默生的"一种市场,一种货币"理论 | 第21-22页 |
·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成本收益分析法 | 第22-25页 |
第3章 东亚货币合作的现状 | 第25-33页 |
·清迈协议(Chiang Mai Initiative) | 第25-28页 |
·亚洲债券基金(Asian Bond Fund,简称ABF) | 第28-30页 |
·东盟10+3合作框架 | 第30-31页 |
·多层次的政策对话机制 | 第31-33页 |
第4章 欧、美两种货币合作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 第33-53页 |
·欧洲和美洲货币合作模式 | 第33-45页 |
·欧洲货币合作模式 | 第33-40页 |
·美洲货币合作的模式 | 第40-45页 |
·欧洲和美洲货币合作的模式比较 | 第45-48页 |
·欧洲和美洲货币合作模式的经验和启示 | 第48-50页 |
·经济一体化是货币合作的物质基础 | 第48-49页 |
·政治意愿是货币合作的关键力量 | 第49页 |
·超国家机构和共同的货币政策是货币合作的机构保障 | 第49-50页 |
·核心国家的积极推动是货币一体化的动力源泉 | 第50页 |
·欧、美货币合作模式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借鉴 | 第50-53页 |
·东亚货币合作不能盲目照搬欧盟和美洲模式 | 第50-51页 |
·东亚货币合作必须进行正规化的制度建设 | 第51页 |
·东亚可以借鉴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渐进模式 | 第51-52页 |
·东亚可借鉴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具体操作范式 | 第52-53页 |
第5章 东亚货币合作发展的思考 | 第53-67页 |
·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选择 | 第53-55页 |
·单一货币联盟 | 第53页 |
·主导货币区域化 | 第53页 |
·多重货币联盟——东亚的现实选择 | 第53-55页 |
·东亚货币合作的路径设计 | 第55-59页 |
·短期目标—建立区域危机预警、救援和防范机制 | 第56-57页 |
·中长期目标—建立区域汇率联动机制和东亚货币区 | 第57-59页 |
·东亚货币合作的制约因素 | 第59-65页 |
·东亚货币合作的经济障碍 | 第59-63页 |
·东亚货币合作的政治和社会文化障碍 | 第63-65页 |
·促进东亚货币合作的政策建议 | 第65-67页 |
·加快推动东亚次区域经济一体化 | 第65页 |
·加强区域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 第65页 |
·充分发挥核心国家的推动作用 | 第65-66页 |
·增进东亚互信,消除政治障碍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