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1.2 研究的背景 | 第10-12页 |
| 1.2.1 我国承包商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1.3 国外研究的现状 | 第12-14页 |
| 1.3.1 国外有关风险管理的研究 | 第12-14页 |
| 1.3.2 国外研究的现状 | 第14页 |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 第16-25页 |
| 2.1 风险与项目风险 | 第16-20页 |
| 2.1.1 风险的概念及特征 | 第16-19页 |
| 2.1.2 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 | 第19-20页 |
| 2.2 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及内容 | 第20-22页 |
| 2.3 项目风险管理的作用 | 第22-23页 |
| 2.4 工程风险管理的意义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国际工程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 第25-33页 |
| 3.1 国际工程项目基本概念和特点 | 第25-26页 |
| 3.2 国际工程项目的常见风险因素分析 | 第26-33页 |
| 3.2.1 政治风险 | 第26-28页 |
| 3.2.2 自然环境风险 | 第28页 |
| 3.2.3 社会文化风险 | 第28-29页 |
| 3.2.4 经济风险 | 第29-30页 |
| 3.2.5 合同风险 | 第30-31页 |
| 3.2.6 环境保护风险 | 第31页 |
| 3.2.7 技术风险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规划与风险识别 | 第33-42页 |
| 4.1 国际工程信息的来源 | 第33-34页 |
| 4.2 风险管理规划 | 第34-37页 |
| 4.2.1 风险管理规划的依据 | 第34-35页 |
| 4.2.2 风险管理规划的内容 | 第35-36页 |
| 4.2.3 风险管理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 第36-37页 |
| 4.3 风险识别 | 第37-42页 |
| 4.3.1 风险识别的特点 | 第37-38页 |
| 4.3.2 风险识别的依据 | 第38页 |
| 4.3.3 风险识别的工具和技术 | 第38-40页 |
| 4.3.4 风险识别的结果 | 第40-42页 |
| 第五章 国际工程项目风险分析 | 第42-51页 |
| 5.1 定性风险分析 | 第42-46页 |
| 5.1.1 定性风险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 第42-44页 |
| 5.1.2 定性风险分析的依据 | 第44页 |
| 5.1.3 定性风险分析的工具和技术 | 第44-46页 |
| 5.1.4 定性风险分析的成果 | 第46页 |
| 5.2 定量风险分析 | 第46-51页 |
| 5.2.1 定量风险分析的目标和作用 | 第46-47页 |
| 5.2.2 定量风险分析的内容 | 第47-48页 |
| 5.2.3 定量风险分析的依据 | 第48-49页 |
| 5.2.4 风险概率分布及确立依据 | 第49页 |
| 5.2.5 定量风险分析的工具和技术 | 第49-50页 |
| 5.2.6 定量风险分析的成果 | 第50-51页 |
| 第六章 国际工程项目风险应对与监控 | 第51-60页 |
| 6.1 风险应对 | 第51-57页 |
| 6.1.1 风险应对的依据 | 第51页 |
| 6.1.2 风险应对的方法 | 第51-56页 |
| 6.1.3 风险应对计划 | 第56-57页 |
| 6.2 风险监督和控制 | 第57-60页 |
| 6.2.1 风险监督和控制依据 | 第58页 |
| 6.2.2 风险监督和控制的工具和技术 | 第58-60页 |
| 第七章 案例分析——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改造工程 | 第60-70页 |
| 7.1 项目简介 | 第60页 |
| 7.2 风险识别 | 第60-66页 |
| 7.3 风险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本案例 | 第66-68页 |
| 7.4 风险应对 | 第68-70页 |
| 结论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