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书刊审查法律制度研究--以政治类禁书为视角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1页 |
第一节 选题 | 第10-14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选题解说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历史考察法 | 第14-15页 |
·实证分析法 | 第15页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出版法制创建背景 | 第15-19页 |
·出版业的发展 | 第15-16页 |
·思想的启蒙 | 第16-17页 |
·巩固政权的需要 | 第17页 |
·国外出版法制的影响 | 第17-19页 |
第四节 南京国民政府出版法制概述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宪法文本分析 | 第21-30页 |
第一节 民初宪法出版规定沿革 | 第21-23页 |
·四部宪法文本分析 | 第21-22页 |
·执政前国民党的出版根本法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书刊审查宪法分析 | 第23-30页 |
·执政初期 | 第23-25页 |
·抗日时期 | 第25-27页 |
·内战时期 | 第27-30页 |
第三章 法律制度分析 | 第30-47页 |
第一节 审查方式 | 第30-37页 |
·事后呈缴制 | 第30-31页 |
·事前审查制 | 第31-35页 |
·事后审查制 | 第35-37页 |
第二节 审查机关 | 第37-41页 |
·党部机关主管 | 第37-38页 |
·党政机关并管 | 第38-39页 |
·行政机关主管 | 第39-40页 |
·司法机关介入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审查标准 | 第41-44页 |
·党义至上 | 第42-43页 |
·军事机密 | 第43页 |
·维护政权 | 第43-44页 |
第四节 处罚方式 | 第44-47页 |
·行政刑事处罚不分 | 第44-45页 |
·区分行政刑事处罚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审查实践分析 | 第47-55页 |
第一节 书刊审查实践概述 | 第47-51页 |
·事后检查机关的扩大 | 第47-48页 |
·查禁理由及依据 | 第48-50页 |
·法院介入书刊审查 | 第50-51页 |
第二节 个案分析 | 第51-55页 |
·以149种文艺书刊查禁事件为例 | 第51-52页 |
·以1939年《审查工作指示录》为例 | 第52-53页 |
·以查禁陈伯达《评中国之命运》为例 | 第53页 |
·以1945年重庆《新闻导报》查禁事件为例 | 第53-55页 |
第五章 评价 | 第55-62页 |
第一节 时代的产物 | 第55-58页 |
·出版法制经验不足 | 第56-57页 |
·国民党自身的功利需求 | 第57-58页 |
第二节 党权行政权侵蚀立法权司法权 | 第58-59页 |
第三节 党治到宪政的过渡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