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泌尿生殖器肿瘤论文--乳腺肿瘤论文

郑州地区乳腺癌危险因素的调查及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1 引言第14-16页
2 调查对象与方法第16-19页
    2.1 研究设计与资料来源第16页
    2.2 研究对象第16页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7页
    2.4 质量控制第17-18页
    2.5 统计分析第18-19页
3 结果第19-29页
    3.1 乳腺癌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第19-23页
        3.1.1 病例组和对照组中一般情况的比较第19-20页
        3.1.2 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生活习惯的比较第20-21页
        3.1.3 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生理状况及生育哺乳的比较第21-22页
        3.1.4 病例组和对照组中雌激素暴露及乳腺良性疾病史的比较第22-23页
    3.2 变量的定义及赋值第23-24页
    3.3 应用多因子降维法(MDR)建立乳腺癌危险度预测模型第24-25页
    3.4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第25-26页
    3.5 ROC曲线及其对Logistic回归模型的评价第26-29页
4 讨论第29-42页
    4.1 各危险因素与乳腺癌的关系第29-38页
        4.1.1 年龄与乳腺癌的关系第29-30页
        4.1.2 体重指数与乳腺癌的关系第30页
        4.1.3 文化程度、职业与乳腺癌的关系第30-31页
        4.1.4 婚姻状况与乳腺癌的关系第31页
        4.1.5 饮食与乳腺癌的关系第31-33页
        4.1.6 吸烟与乳腺癌的关系第33页
        4.1.7 饮酒与乳腺癌的关系第33-34页
        4.1.8 体育锻炼与乳腺癌的关系第34-35页
        4.1.9 月经初潮年龄与乳腺癌的关系第35页
        4.1.10 月经周期与乳腺癌的关系第35页
        4.1.11 首次活产年龄与乳腺癌的关系第35-36页
        4.1.12 活产次数与乳腺癌的关系第36页
        4.1.13 流产史与乳腺癌的关系第36页
        4.1.14 哺乳情况与乳腺癌的关系第36-37页
        4.1.15 口服避孕药和雌激素替代治疗与乳腺癌的关系第37-38页
        4.1.16 乳腺癌家族史与乳腺癌的关系第38页
        4.1.17 良性乳腺疾病史与乳腺癌的关系第38页
    4.2 多因子降维法的应用第38-39页
    4.3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及应用第39-40页
    4.4 多因子降维法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比较第40-41页
    4.5 展望与小结第41-42页
5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综述 乳腺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相关预防第46-54页
    1 生活方式及习惯与相关预防第46-48页
        1.1 饮食第46-47页
        1.2 吸烟与饮酒第47-48页
        1.3 预防第48页
        1.4 体育锻炼与体重指数第48页
    2 雌激素及生理特征与相关预防流产第48-49页
    3 既往良性乳腺疾病及乳腺癌家族史与相关预防第49-50页
    4 社会心理因素与相关预防第50页
    5 物理及化学物接触与相关预防第50-51页
    6 总结及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附表第54页
乳腺疾病评估调查问卷第54-57页
附图第57-58页
个人简历第58-5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9-60页
    发表论文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影视造型的艺术特性与叙事手法研究
下一篇: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136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