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低压省煤器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0-16页 |
1.2.1 低压省煤器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低压省煤器的应用现状 | 第11-13页 |
1.2.3 低压省煤器的安装位置 | 第13-16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2 低压省煤器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17-27页 |
2.1 低压省煤器系统 | 第17-19页 |
2.1.1 低压省煤器系统概述 | 第17页 |
2.1.2 热系统中低压省煤器的联结方式 | 第17-19页 |
2.2 低压省煤器余热利用机理 | 第19-21页 |
2.3 低压省煤器的等效焓降分析 | 第21-25页 |
2.3.1 等效焓降法概述 | 第21-22页 |
2.3.2 抽汽等效热降 | 第22-23页 |
2.3.3 H_j与η_j的计算 | 第23-25页 |
2.4 低压省煤器的热力系统分析 | 第25-27页 |
3 低压省煤器受热面布置及结构参数优化 | 第27-36页 |
3.1 低压省煤器设计参数及系统布置 | 第27-29页 |
3.1.1 低压省煤器设计参数 | 第27页 |
3.1.2 低压省煤器的系统布置 | 第27-29页 |
3.2 低压省煤器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 第29-30页 |
3.3 参数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第30-36页 |
3.3.1 变量分析 | 第30-32页 |
3.3.2 目标函数 | 第32-33页 |
3.3.3 约束条件 | 第33-34页 |
3.3.4 数学模型 | 第34-36页 |
4 萨拉齐电厂低压省煤器节能改造分析 | 第36-53页 |
4.1 基础条件 | 第36-39页 |
4.1.1 自然条件 | 第36-37页 |
4.1.2 煤质资料 | 第37-38页 |
4.1.3 主机条件 | 第38页 |
4.1.4 烟气条件 | 第38-39页 |
4.1.5 相关假设 | 第39页 |
4.2 低压省煤器系统的优化设计 | 第39-42页 |
4.2.1 设计方案设想 | 第39页 |
4.2.2 低压省煤器系统的热力分析 | 第39-41页 |
4.2.3 低压省煤器的参数设计 | 第41-42页 |
4.3 增设低压省煤器对机组的影响 | 第42-47页 |
4.3.1 对汽轮发电机组热耗的影响 | 第42-44页 |
4.3.2 低压省煤器系统对引风机选型及能耗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3 低压省煤器系统对主机运行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4 低压省煤器对机组水侧系统的影响 | 第46-47页 |
4.4 预期的技术指标 | 第47-49页 |
4.4.1 发电煤耗 | 第47-48页 |
4.4.2 供电煤耗 | 第48-49页 |
4.4.3 供电量 | 第49页 |
4.5 初投资预测 | 第49-50页 |
4.6 综合技术经济分析 | 第50-51页 |
4.7 运行数据比较分析 | 第5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5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