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数据传输技术论文

基于凸优化的鲁棒认知波束形成技术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8-9页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0-13页
        1.3.1 凸优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2 认知无线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3 认知波束形成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本文主要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MIMO 网络中的波束形成第15-20页
    2.1 波束形成概述第15页
    2.2 单用户波束形成方案第15-16页
    2.3 多用户波束形成方案第16-19页
        2.3.1 脏纸编码第16-17页
        2.3.2 迫零波束形成第17-18页
        2.3.3 块对角化波束形成第18-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3章 凸优化基本理论第20-29页
    3.1 凸集合第20-21页
    3.2 凸函数第21-22页
    3.3 拟凸函数第22-23页
    3.4 凸优化问题第23-26页
        3.4.1 一般优化问题概述第23-24页
        3.4.2 凸优化问题第24-25页
        3.4.3 几种常见凸规划第25-26页
    3.5 凸分析中常用方法第26-28页
        3.5.1 拉格朗日对偶法第26-27页
        3.5.2 KKT 条件第27页
        3.5.3 Schur 补第27-28页
        3.5.4 S-procedure第28页
    3.6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4章 信干噪比平衡问题第29-41页
    4.1 系统模型第29-31页
    4.2 非良好 CSI 下的鲁棒波束形成第31-33页
    4.3 基于协方差矩阵的系统分析第33-36页
    4.4 模型求解和仿真分析第36-40页
    4.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功率最小化方案第41-52页
    5.1 系统模型第41-43页
    5.2 模型优化设计第43-45页
        5.2.1 不等式方法第43-44页
        5.2.2 S-Procedure第44-45页
    5.3 算法求解第45-48页
        5.3.1 秩松弛算法第45-47页
        5.3.2 凸迭代算法第47-48页
    5.4 仿真分析第48-51页
    5.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BP/LTP的空间DTN传输策略优化研究
下一篇:光调制信号生成与传输的性能监控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