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剂型论文

载紫杉醇PEG-b-P(CL-co-LLA)胶束的制备与表征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10-13页
缩略词表第13-14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第14-22页
    1.1 紫杉醇第14-17页
        1.1.1 紫杉醇的概述第14页
        1.1.2 紫杉醇的物理化学性质第14-15页
        1.1.3 紫杉醇的抗肿瘤机制第15-16页
        1.1.4 紫杉醇剂型研究进展第16-17页
    1.2 聚乙二醇-聚酯嵌段共聚物第17-18页
    1.3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胶束第18-20页
        1.3.1 简介第18-19页
        1.3.2 胶束的制备方法第19页
        1.3.3 胶束的作用第19-20页
    1.4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第20-22页
第二章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第22-34页
    2.1 材料和仪器第22-23页
        2.1.1 材料第22-23页
        2.1.2 仪器第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27页
        2.2.1 单体和试剂的纯化以及辛酸亚锡甲苯溶液的配置第23页
        2.2.2 聚合物的合成第23-26页
        2.2.3 聚合物的表征第26-2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7-33页
        2.3.1 MPEG2K-P(CL-co-LLA)和 MPEG5K-P(CL-co-LLA)的合成第27-29页
        2.3.2 MPEG2K-P(CL-co-TMC)和 MPEG5K-P(CL-co-TMC)的合成第29-30页
        2.3.3 MPEG2K-P(LLA-co-TMC)和 MPEG5K-P(LLA-co-TMC)的合成第30-33页
        2.3.4 聚合物的水溶解度第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共聚物胶束的制备与表征第34-51页
    3.1 材料和仪器第34页
        3.1.1 材料第34页
        3.1.2 仪器第34页
    3.2 实验方法第34-39页
        3.2.1 不同制备方法的筛选第34-35页
        3.2.2 不同组成的聚合物紫杉醇胶束的制备及其稳定性考察第35页
        3.2.3 紫杉醇 PEG-P(CL-co-LLA)共聚物胶束的制备与外观观察第35-36页
        3.2.4 紫杉醇共聚物胶束粒径、Zeta 电位的测定第36页
        3.2.5 CMC 的测定第36-37页
        3.2.6 紫杉醇的高效液相色谱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第37页
        3.2.7 紫醇胶束包封率与载药量的测定第37-38页
        3.2.8 考察不同的投料比对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第38页
        3.2.9 紫醇胶束 TEM 分析第38页
        3.2.10 X-ray 衍射分析第38-3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9-49页
        3.3.1 不同制备方法的筛选第39-40页
        3.3.2 不同组成的聚合物紫杉醇胶束的制备及其稳定性考察第40-41页
        3.3.3 紫杉醇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和外观观察第41-42页
        3.3.4 紫杉醇共聚物胶束粒径、Zeta 电位的测定第42-43页
        3.3.5 共聚物胶束 CMC 的测定第43-44页
        3.3.6 紫杉醇的高效液相色谱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第44-46页
        3.3.7 紫醇胶束包封率与载药量的测定第46页
        3.3.8 考察不同的投料比对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第46-48页
        3.3.9 紫醇胶束 TEM 分析第48-49页
        3.3.10 X-ray 衍射分析第49页
    3.4 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的体内外评价第51-60页
    4.1 材料和仪器第51-52页
        4.1.1 材料第51页
        4.1.2 仪器第51-52页
    4.2 实验方法第52-53页
        4.2.1 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的体外释放第52页
        4.2.2 体外细胞毒性研究第52页
        4.2.3 体内初步药效学评价第52-5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3-59页
        4.3.1 紫杉醇聚合物胶束体外释放第53-54页
        4.3.2 细胞毒性实验第54-56页
        4.3.3 初步药效学实验第56-59页
    4.4 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5.1 全文总结第60页
    5.2 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及其与NT-proBNP、hs-CRP的关系
下一篇:高职护生社交焦虑及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