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绿化规划论文--绿化系统规划论文--道路绿化规划论文

入城道路绿化空间营造--以桐庐高速入城道路为例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引言第10-16页
    1.1 课题背景第10-13页
        1.1.1 入城道路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入城道路历史变迁第10-11页
        1.1.3 入城道路的发展现状第11-13页
    1.2 入城口概念界定第13-14页
    1.3 主干道概念界定第14页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4-16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2 入城道路的景观性与生态性第16-30页
    2.1 道路景观的概念与实施第16-18页
        2.1.1 道路景观的概念第16页
        2.1.2 入城道路景观的实施第16-18页
    2.2 道路的生态性概念及原则第18-23页
        2.2.1 道路的生态性概念第18-19页
        2.2.2 入城道路的生态性原则第19-23页
    2.3 入城道路景观在城市中的生态表现第23-25页
        2.3.1 入城道路景观在城市中的生态作用第23-24页
        2.3.2 入城道路景观的生态性设计第24-25页
    2.4 桐庐高速入城道路景观的生态性第25-30页
        2.4.1 桐庐高速入城道路的生态展示空间第25-28页
        2.4.2 桐庐高速入城道路的植物群落第28-30页
3 入城景观道路的植物立面空间营造第30-40页
    3.1 植物立面景观构成要素第30-33页
        3.1.1 植物立面空间的作用第30页
        3.1.2 影响植物立面营造的3类因素第30-33页
    3.2 桐庐高速入城道路的植物立面构成分析第33-36页
        3.2.1 线性空间的组织第33页
        3.2.2 立面的构成第33-36页
    3.3 复层混交群落的植物立面营造第36-40页
        3.3.1 复层混交群落的全方位设计第36-38页
        3.3.2 立面营造3种类型第38-40页
4 入城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手法探讨第40-56页
    4.1 绿化景观营造理念第40-41页
    4.2 绿化配植的平面构成第41-43页
    4.3 桐庐高速入城道路绿化配置构成方式第43-51页
        4.3.1 绿化配植的材料选择第43-46页
        4.3.2 平面布置模式第46-51页
    4.4 道路节点空间的营造第51-56页
        4.4.1 入城景观道路节点空间的形态第51-52页
        4.4.2 入城景观道路节点空间的常见处理手法第52-54页
        4.4.3 桐庐高速入城道路节点空间营造第54-56页
5 入城口道路绿化景观提升之我见第56-66页
    5.1 入城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原则第56-57页
        5.1.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第56页
        5.1.2 协调性原则第56页
        5.1.3 艺术性与文化性第56页
        5.1.4 服务和谐性原则第56-57页
        5.1.5 安全性原则第57页
    5.2 入城道路绿化景观提升的主要问题第57-60页
        5.2.1 植物品种缺乏多样性第57-58页
        5.2.2 人性关怀的提升第58页
        5.2.3 养护水准有待提升第58-59页
        5.2.4 地形处理的盲目性第59页
        5.2.5 领导决策的影响第59-60页
    5.3 入城道路绿化的植物材料选择第60-62页
        5.3.1 存在的问题第60页
        5.3.2 选择原则第60-62页
    5.4 桐庐高速入城道路绿化空间营造特色与建议第62-64页
        5.4.1 桐庐高速入城道路绿化空间营造特色第62-63页
        5.4.2 桐庐高速入城道路绿化空间的建议第63-64页
    5.5 发展趋势和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插图和附表清单第69-71页
作者简历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浙江观光农业园区的专类园研究
下一篇:基于全面协调管理的大型工程项目信息一体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