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论行政判决既判力之基准时点

内容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1-15页
    (一)研究内容第11页
    (二)研究的意义、现状第11-13页
    (三)研究的思路与范围第13-15页
一、行政判决既判力基准时点的基本理论第15-17页
    (一)行政判决既判力的一般理论第15页
    (二)行政判决既判力基准时点的一般理论第15-17页
二、行政判决既判力基准时点的主要观点第17-23页
    (一)日本与我国台湾地区的主流观点第19-20页
        1.日本关于行政判决既判力基准时点的主流观点第19页
        2.我国台湾地区关于行政判决既判力基准时点的主流观点第19-20页
    (二)我国大陆地区关于行政判决既判力基准时点的主要观点第20-23页
        1.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时说第20页
        2.判决作出时说第20-21页
        3.被诉行政行为生效时说第21页
        4.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确定的观点第21-23页
三、对行政判决既判力基准时点主要观点的简评第23-27页
    (一)在日本与我国台湾旧“行政诉讼法”时代,无论采何种观点,都承认存在例外情形第23页
    (二)台湾新“行政诉讼法”时代,确定行政判决既判力基准时点尤其注重行政诉讼类型不同带来的影响第23-24页
    (三)大陆“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时”说是对民事判决既判力相关理论的直接套用第24-25页
    (四)“判决作出时”说是初步独立探索的认知第25页
    (五)持“被诉行政行为生效时”说者居多,有成通说之势第25-26页
    (六)承前述(三)与(五)之说明,无论持何种观点,均排除例外情形,坚持唯一说第26页
    (七)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确定的观点最新颖,具有理论上突破性的价值,但司法实用价值较低第26-27页
四、行政判决既判力基准时点的确定第27-43页
    (一)考量因素:确定行政判决既判力基准时点的理念基础第27-29页
        1.权力分工原则第27-28页
        2.尊重行政权的首次判断权原则第28页
        3.权利保障原则第28-29页
        4.司法最终解决原则第29页
    (二)基本观点:行政判决既判力基准时点以“被诉行政行为作出时”为原则,“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时”作为例外第29-31页
    (三)具体考察:各行政诉讼类型的判决既判力基准时点的确定第31-43页
        1.撤销诉讼第32-34页
        2.确认诉讼第34-36页
        3.变更诉讼第36-38页
        4.履行诉讼第38-40页
        5.行政赔偿诉讼第40-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法视野中的纳税人权利保护--以浙江“织里事件”为例
下一篇:陈某冒充军人招摇撞骗案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