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1.1 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项目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1.1.2 项目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有限元法在工程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2 有限元的理论简介和驱动桥主要参数说明 | 第12-18页 |
2.1 有限元法概述 | 第12-13页 |
2.1.1 有限元的基本思想 | 第12页 |
2.1.2 有限元法的特点 | 第12-13页 |
2.2 CAD和CAE分析软件介绍 | 第13-14页 |
2.2.1 PRO/E软件简介 | 第13页 |
2.2.2 ABAQUS软件概述 | 第13页 |
2.2.3 ANSA软件简介 | 第13-14页 |
2.3.4 Tosca软件介绍 | 第14页 |
2.3 驱动桥的结构和基本参数设定 | 第14-17页 |
2.3.1 叉车驱动桥简介 | 第14-16页 |
2.3.2 叉车驱动桥壳功用和结构变化 | 第16页 |
2.3.3 驱动桥主要参数 | 第16-1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3. 驱动桥关键零部件典型工况分析 | 第18-30页 |
3.1 驱动桥关键零部件强度理论依据 | 第18-23页 |
3.2 以驱动桥桥壳为例,桥壳在四种典型工况下面的强度计算 | 第23-29页 |
3.2.1 纵向力最大工况(最大牵引力)的强度计算 | 第23-24页 |
3.2.2 纵向力最大工况(紧急制动)的强度计算 | 第24页 |
3.2.3 横向力最大工况(侧滑)的强度计算 | 第24-25页 |
3.2.4 当叉车通过不平路面时,以较高速度通过不平路面或超越障碍物时的强度计算 | 第25页 |
3.2.5 驱动桥壳在四种典型工况下的应力值及安全系数 | 第25-29页 |
3.2.5.1 第一种工况受力分析 | 第25-26页 |
3.2.5.2 第二种工况受力分析 | 第26-27页 |
3.2.5.3 第三种工况受力分析 | 第27-28页 |
3.2.5.4 第四种工况受力分析 | 第28页 |
3.2.5.5 四种工况下桥壳安全系数分析 | 第28-2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驱动桥关键零部件典型工况有限元分析 | 第30-50页 |
4.1 驱动桥关键零部件的几何建模 | 第30-32页 |
4.1.1 几何模型的简化说明 | 第31页 |
4.1.2 三维模型简介 | 第31-32页 |
4.2 驱动桥关键零部件典型工况有限元分析 | 第32-49页 |
4.2.1 驱动关键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前处理 | 第32-35页 |
4.2.2 驱动关键零部件在ABAQUS求解器里分析计算 | 第35-49页 |
4.2.2.1 典型工况下桥壳和支撑板的应力分析 | 第35-44页 |
4.2.2.1.1 第一种工况有限元分析 | 第36-38页 |
4.2.2.1.2 第二种工况有限元分析 | 第38-39页 |
4.2.2.1.3 第三种工况有限元分析 | 第39-41页 |
4.2.2.1.4 第四种工况有限元分析 | 第41-43页 |
4.2.2.1.5 处理驱动桥壳变截面处应力集中 | 第43-44页 |
4.2.2.2 典型工况下轮毂应力有限元分析 | 第44-49页 |
4.2.2.3 驱动桥桥壳两种分析结果对比 | 第49页 |
4.3 小结 | 第49-50页 |
5 支撑板轻量化研究 | 第50-58页 |
5.1 支撑板轻量化的可行性分析 | 第50-51页 |
5.1.1 支撑板轻量化理论依据 | 第50-51页 |
5.1.2 支撑板轻量化研究目标 | 第51页 |
5.1.3 支撑板轻量化研究方法 | 第51页 |
5.2 支撑板轻量化分析步骤以及结果 | 第51-57页 |
5.3 支撑板轻量化研究数据汇总 | 第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6 实验研究 | 第58-64页 |
6.1 实验设备及实验设备 | 第58-59页 |
6.2 实验目的和流程 | 第59-61页 |
6.3 实验结果以及分析 | 第61-6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