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应急避难场所选址与布局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15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1.5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2 应急避难场所研究理论及发展 | 第15-20页 |
| 2.1 应急避难场所概述 | 第15-17页 |
| 2.1.1 应急避难场所定义及分类 | 第15-16页 |
| 2.1.2 应急避难场所功能概述 | 第16-17页 |
| 2.2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经验 | 第17-20页 |
| 3 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研究 | 第20-28页 |
| 3.1 应急避难场所选址影响因素 | 第20页 |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0-22页 |
| 3.3 评价方法确定 | 第22-28页 |
| 3.3.1 灰色局势决策法 | 第22-24页 |
| 3.3.2 熵值权重法 | 第24-25页 |
| 3.3.3 ArcGIS 软件 | 第25-28页 |
| 4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模及布局分析 | 第28-35页 |
| 4.1 规模分析 | 第28-31页 |
| 4.1.1 确定规模的影响因素 | 第28-29页 |
| 4.1.2 规模确定原则 | 第29页 |
| 4.1.3 规模确定方法 | 第29-31页 |
| 4.2 责任区划分 | 第31-32页 |
| 4.2.1 确定责任区范围 | 第31-32页 |
| 4.2.2 责任区设计 | 第32页 |
| 4.3 场所布局及优化 | 第32-35页 |
| 5 实例研究 | 第35-56页 |
| 5.1 济南市主城区现状 | 第35-36页 |
| 5.1.1 研究范围 | 第35页 |
| 5.1.2 历史震害 | 第35页 |
| 5.1.3 数据库的建立 | 第35-36页 |
| 5.2 应急避难场所选址研究 | 第36-52页 |
| 5.2.1 待选应急避难场所的确定 | 第36-39页 |
| 5.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9-47页 |
| 5.2.3 应急避难场所选址评价 | 第47-52页 |
| 5.3 应急避难场所规模及布局分析 | 第52-56页 |
| 5.3.1 需求规模分析 | 第52页 |
| 5.3.2 场所布局及优化 | 第52-56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 6.1 结论 | 第56页 |
| 6.2 今后研究方向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
| 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