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政府管理创新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一、绪论第9-18页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1页
        1. 研究背景第9-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6页
        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2.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6页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6-18页
        1. 研究思路第16页
        2. 研究方法第16-18页
二、政府管理创新中公众参与的案例及其分析第18-28页
    (一) 政府管理创新中公众参与案例第18-20页
        1. 案例一:温岭市“民主恳谈”第18-19页
        2. 案例二:杭州市以综合考评为特征的政府绩效评估第19-20页
        3. 案例三:杭州市政府政务的“开放式决策”第20页
    (二) 政府管理创新案例中公众的角色第20-24页
        1. 公众是管理创新价值的确定者第21-22页
        2. 公众是管理创新决策的参与者第22页
        3. 公众是管理创新过程的监督者第22-23页
        4. 公众是管理创新结果的评价者第23-24页
    (三) 政府管理创新案例中公众参与机制第24-28页
        1. 管理创新中公众参与的决策机制第24-25页
        2. 管理创新中公众参与的利益协调机制第25-26页
        3. 管理创新中公众参与方式第26-28页
三、公众参与缺失对政府管理创新造成的障碍第28-37页
    (一) 公众参与缺失使管理创新出现认知偏差第28-30页
        1. 公众参与缺失导致管理创新一元化倾向第28-29页
        2. 公众缺位局限管理创新思维第29-30页
    (二) 公众参与缺失使管理创新社会基础薄弱第30-32页
        1. 公众参与缺失使社会力量缺位第30-31页
        2. 公众参与缺失使组织力量薄弱第31-32页
    (三) 公众参与缺失使管理创新偏离公众需求导向第32-34页
        1. 公众参与缺失影响公众需求表达第32-33页
        2. 公众参与缺失使创新缺乏源动力第33-34页
    (四) 公众参与缺失使管理创新缺少监督力度第34-37页
        1. 对创新结果监督不足第34-35页
        2. 对创新过程监督不足第35-37页
四、政府管理创新中公众参与缺失的原因分析第37-45页
    (一) 对公众参与的价值认知不足第37-38页
        1. 政府官员对公众参与价值认知不足第37-38页
        2. 公民对参与政府管理创新不积极第38页
    (二) 公众参与能力有待提升第38-40页
        1. 公众缺乏参与的基本能力第38-39页
        2. 公众参与能力不均衡第39-40页
        3. 公众非规范化参与第40页
    (三) 公众参与的制度化水平较低第40-42页
        1. 制度缺失问题突出第41页
        2. 相关配套制度不到位第41-42页
    (四) 公众参与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第42-45页
        1. 民间组织的发展不充分第43页
        2. 民间组织的自主性不足第43-44页
        3. 民间组织功能的发挥有限第44-45页
五、加强我国政府管理创新中公众参与的对策分析第45-56页
    (一) 提升政府创新的公共服务意识第45-47页
        1. 正确认识政府角色的转变第45-46页
        2. 认识管理创新的属性第46页
        3. 认识公众参与管理创新的价值第46-47页
    (二) 培育公民参与政府管理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第47-50页
        1. 加强对公众参与管理创新的引导第47-48页
        2. 增加公众参与管理创新的实践锻炼第48-49页
        3. 培育公众参与文化第49-50页
    (三) 加强政府管理创新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建设第50-52页
        1. 完善管理创新的信息公开制度第50-51页
        2. 建立管理创新中公众参与的反馈和救济制度第51-52页
        3. 增加管理创新中参与制度的程序性设计第52页
    (四) 发挥民间组织对政府管理创新的作用第52-56页
        1. 充分认识民间组织对创新的参与功能第53-54页
        2. 确保创新中民间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第54页
        3. 扩大民间组织参与管理创新的领域和范围第54-56页
六、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
下一篇:城市街道办事处的社会管理职能研究--以珠海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