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19页 |
1.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 研究步骤 | 第14页 |
1.3 股骨转子下骨折特点及其内固定治疗现状 | 第14-16页 |
1.4 有限元法介绍及其在骨科的应用 | 第16-17页 |
1.5 实验软件介绍 | 第17-19页 |
1.5.1 Mimics10.01 | 第17页 |
1.5.2 Pro/Engineer4.0 | 第17-18页 |
1.5.3 ANSYS Workbench 10.0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9-31页 |
2.1 实验资料介绍 | 第19-20页 |
2.2 股骨影像编辑 | 第20-22页 |
2.3 建立相应骨折的计算模型 | 第22-23页 |
2.4 建立内固定器械的实体模型 | 第23-24页 |
2.5 建立 LPFP 和 PFNA 分别固定相应骨折的计算模型 | 第24-29页 |
2.6 建立股骨转子下骨折和内固定器械模型的准则 | 第29页 |
2.7 设定边界条件及垂直载荷数值 | 第29页 |
2.8 设定股骨及内固定器械的接触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31-50页 |
3.1 评价指标 | 第31页 |
3.2 相关云图结果与分析 | 第31-50页 |
3.2.1 LPFP 固定ⅡA 型骨折后所呈现的相关应力和位移云图 | 第31-34页 |
3.2.2 PFNA 固定ⅡA 型骨折后所呈现的相关应力和位移云图 | 第34-36页 |
3.2.3 LPFP 固定ⅡB 型骨折后所呈现的相关应力和位移云图 | 第36-38页 |
3.2.4 PFNA 固定ⅡB 型骨折后所呈现的相关应力和位移云图 | 第38-40页 |
3.2.5 LPFP 固定ⅡC 型骨折后所呈现的相关应力和位移云图 | 第40-42页 |
3.2.6 PFNA 固定ⅡC 型骨折后所呈现的相关应力和位移云图 | 第42-44页 |
3.2.7 LPFP 固定ⅢA 型骨折后所呈现的相关应力和位移云图 | 第44-46页 |
3.2.8 PFNA 固定ⅢA 型骨折后所呈现的相关应力和位移云图 | 第46-48页 |
3.2.9 直方图表比较 | 第48-50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0-57页 |
4.1 影响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因素 | 第50-51页 |
4.2 本实验有限元建模的特点 | 第51-52页 |
4.3 两种内固定方式的相关比较 | 第52-55页 |
4.4 本实验的局限性及其展望 | 第55-5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综述 | 第6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