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 第5-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1-15页 |
第一部分 辐射旁效应DNA损伤模型的构建 | 第15-25页 |
1 材料 | 第15-18页 |
1.1 实验细胞 | 第15页 |
1.2 质粒与菌株 | 第15-16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16-17页 |
1.4 主要仪器 | 第17-18页 |
2 方法 | 第18-24页 |
2.1 细胞培养 | 第18页 |
2.2 质粒构建 | 第18-22页 |
2.3 稳转细胞系 HFS-RFP 的构建 | 第22-23页 |
2.4 辐射旁效应模型的构建 | 第23-24页 |
3 结果 | 第24-25页 |
3.1 稳转细胞系 HFS-RFP 的鉴定 | 第24页 |
3.2 细胞共培养辐射旁效应细胞模型的构建 | 第24-25页 |
第二部分 γ射线诱导的细胞辐射旁效应 | 第25-33页 |
1 材料 | 第25-26页 |
1.1 实验细胞 | 第25-26页 |
1.2 实验试剂 | 第26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2 方法 | 第26-27页 |
2.1 细胞培养 | 第26页 |
2.2 细胞照射 | 第26-27页 |
2.3 免疫荧光反应 | 第27页 |
2.4 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和结果分析 | 第27页 |
2.5 统计方法 | 第27页 |
3 结果 | 第27-33页 |
3.1 免疫荧光图片 | 第27-29页 |
3.2 细胞在不同时间点 γH2AX 的 foci 量 | 第29-33页 |
第三部分 α粒子照射诱导的细胞旁效应 | 第33-40页 |
1 材料 | 第33页 |
1.1 实验细胞 | 第33页 |
1.2 实验试剂 | 第33页 |
1.3 实验器材 | 第33页 |
2 方法 | 第33-35页 |
2.1 细胞培养 | 第33-34页 |
2.2 细胞照射 | 第34页 |
2.3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 | 第34页 |
2.4 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和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2.5 统计方法 | 第35页 |
3 结果 | 第35-40页 |
3.1 低剂量α粒子诱发 DNA 双链断裂(DSB)旁效应 | 第35-40页 |
讨论 | 第40-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综述 | 第5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