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用动力LiFePO4电池散热结构的设计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6页 |
1.2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与特点 | 第16-19页 |
1.2.1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1.2.2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指标 | 第18-19页 |
1.3 动力电池的产热与散热 | 第19-23页 |
1.3.1 电池产热项分析 | 第20-22页 |
1.3.2 电池散热项分析 | 第22-23页 |
1.4 锂离子电池的设计步骤 | 第23-24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动力锂离子电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26-41页 |
2.1 实验 | 第26-32页 |
2.1.1 实验方法与仪器 | 第26-30页 |
2.1.2 实验测试工步 | 第30-32页 |
2.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2-39页 |
2.2.1 温度对动力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32-34页 |
2.2.2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 | 第34-37页 |
2.2.3 不同放电倍率下电池表面的温度分布 | 第37-38页 |
2.2.4 电池热物性参数的计算 | 第38-3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数值模拟 | 第41-57页 |
3.1 动力锂离子电池数值模拟的必要性 | 第41-42页 |
3.2 动力锂离子单体电池散热结构的数值模拟 | 第42-49页 |
3.2.1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数学模型 | 第42-44页 |
3.2.2 内热源项分析 | 第44-46页 |
3.2.3 单体电池的几何模型 | 第46-48页 |
3.2.4 网格划分 | 第48-49页 |
3.3 极片单元的数值模拟 | 第49-55页 |
3.3.1 建立电池的电-热耦合模型 | 第50-53页 |
3.3.2 电极单元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53-55页 |
3.3.3 电极单元的网格划分 | 第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锂电池散热结构的优化仿真分析 | 第57-75页 |
4.1 动力锂离子电池散热结构的仿真分析 | 第57-66页 |
4.1.1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的分析 | 第57-59页 |
4.1.2 四种类型的电池在放电时的温度分布 | 第59-63页 |
4.1.3 周围介质的温度对电池热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4.1.4 换热系数对电池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64-66页 |
4.2 极片散热结构的优化分析 | 第66-73页 |
4.2.1 不同结构的电极单元电性能分析 | 第66-72页 |
4.2.2 不同电极单元的热性能分析 | 第72-7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专利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