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创新点 | 第5-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42页 |
1.1 稀土永磁材料发展历史 | 第14-18页 |
1.1.1 SmCo_5系 | 第16页 |
1.1.2 Sm_2Co_(17)系 | 第16-17页 |
1.1.3 Nd-Fe-B系 | 第17-18页 |
1.2 Nd-Fe-B系永磁材料基本特性 | 第18-25页 |
1.2.1 晶体结构 | 第18-22页 |
1.2.2 内禀磁参量 | 第22-25页 |
1.3 烧结Nd-Fe-B磁体矫顽力理论 | 第25-28页 |
1.3.1 矫顽力机制 | 第25-28页 |
1.3.2 矫顽力影响因素 | 第28页 |
1.4 高矫顽力烧结Nd-Fe-B磁体研究进展 | 第28-38页 |
1.4.1 晶粒细化 | 第29-31页 |
1.4.2 重稀土元素添加 | 第31-38页 |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38-42页 |
1.5.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38-40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40-42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42-54页 |
2.1 烧结Nd-Fe-B磁体制备工艺 | 第42-46页 |
2.1.1 合金成分设计 | 第42-43页 |
2.1.2 合金熔炼 | 第43-44页 |
2.1.3 氢破、气流磨制粉 | 第44-45页 |
2.1.4 磁场取向成型 | 第45页 |
2.1.5 烧结和热处理 | 第45-46页 |
2.2 晶界扩散工艺 | 第46-48页 |
2.2.1 电泳沉积方法 | 第47-48页 |
2.2.2 扩散工艺 | 第48页 |
2.3 测试表征方法 | 第48-54页 |
2.3.1 磁性测试 | 第49页 |
2.3.2 微观结构分析 | 第49-51页 |
2.3.3 使役性能测试 | 第51-52页 |
2.3.4 其它测试 | 第52-54页 |
第三章 电泳沉积法晶界扩散DyF_3对烧结Nd-Fe-B磁体的影响及机制 | 第54-74页 |
3.1 引言 | 第54-55页 |
3.2 样品制备方法 | 第55页 |
3.3 扩散工艺对电泳沉积DyF_3磁体磁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55-66页 |
3.3.1 扩散温度 | 第56-60页 |
3.3.2 扩散时间 | 第60-62页 |
3.3.3 涂层厚度 | 第62-65页 |
3.3.4 磁体厚度 | 第65-66页 |
3.4 DyF_3扩散前后磁体的磁性和结构 | 第66-69页 |
3.4.1 磁性能和微观结构 | 第66-69页 |
3.4.2 晶体结构 | 第69页 |
3.5 电泳沉积晶界扩散DyF_3磁体的扩散机制及矫顽力增强机制 | 第69-72页 |
3.5.1 重稀土扩散机制 | 第69-72页 |
3.5.2 矫顽力增强机制 | 第7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四章 初始磁体稀土含量对电泳沉积TbF_3磁体扩散效果的影响及机制 | 第74-105页 |
4.1 引言 | 第74-75页 |
4.2 样品制备方法 | 第75页 |
4.3 扩散工艺对电泳沉积TbF_3磁体磁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75-81页 |
4.3.1 扩散温度 | 第75-77页 |
4.3.2 涂层厚度 | 第77-81页 |
4.4 初始磁体稀土含量对电泳沉积TbF_3磁体扩散效果的影响 | 第81-98页 |
4.4.1 初始磁体的磁性能和微观结构 | 第81-87页 |
4.4.2 涂层厚度对磁体磁性能的影响 | 第87-89页 |
4.4.3 Tb元素分布规律 | 第89-91页 |
4.4.4 涂层厚度对磁体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91-98页 |
4.5 不同稀土含量磁体TbF_3扩散前后的磁性和结构 | 第98-101页 |
4.5.1 磁性能和微观结构 | 第98-100页 |
4.5.2 晶体结构 | 第100-101页 |
4.6 不同稀土含量磁体的扩散机制及矫顽力增强机制 | 第101-103页 |
4.6.1 重稀土扩散机制 | 第101页 |
4.6.2 矫顽力增强机制 | 第101-10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五章 晶界扩散磁体的使役性能 | 第105-121页 |
5.1 引言 | 第105页 |
5.2 温度稳定性 | 第105-113页 |
5.2.1 高温磁性能 | 第105-110页 |
5.2.2 磁通损失 | 第110-113页 |
5.3 耐腐蚀性 | 第113-118页 |
5.3.1 微观结构及相结构 | 第113-117页 |
5.3.2 腐蚀机理 | 第117-118页 |
5.4 电阻特性 | 第118-11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9-12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21-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6页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36-138页 |
致谢 | 第138-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