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黄铁矿FeS2微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半导体纳米材料简介第10-12页
        1.2.1 纳米材料基本特点及应用第10-11页
        1.2.2 半导体材料概述第11-12页
    1.3 FeS_2基本特性第12-13页
    1.4 FeS_2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第13-18页
        1.4.1 FeS_2的光学性能第13-14页
        1.4.2 FeS_2的电学性能第14页
        1.4.3 FeS_2的光电转换性能第14-15页
        1.4.4 FeS_2的制备方法第15-17页
        1.4.5 FeS_2的应用—太阳能电池第17-18页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第18-20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第20-26页
    2.1 主要化学试剂第20-21页
    2.2 实验装置第21-23页
        2.2.1 微波化学合成装置第21页
        2.2.2 三口烧瓶反应装置第21-22页
        2.2.3 高压不锈钢反应釜装置第22-23页
    2.3 实验设备第23页
    2.4 样品的表征及性能测试方法第23-26页
        2.4.1 X射线衍射仪第24页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4页
        2.4.3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24页
        2.4.4 拉曼光谱仪第24页
        2.4.5 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第24页
        2.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第24-25页
        2.4.7 光电化学测试分析第25-26页
第3章 微波辅助加热法合成具有强的光吸收性能的黄铁矿FeS_2微球第26-40页
    3.1 引言第26-27页
    3.2 实验部分第27页
        3.2.1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27页
        3.2.2 合成黄铁矿FeS_2第27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7-39页
        3.3.1 黄铁矿FeS_2微球的表征及光吸收性能第27-30页
        3.3.2 表面活性剂对产物相、形貌以及光学性能的影响第30-34页
        3.3.3 黄铁矿FeS_2微球的形成过程第34-36页
        3.3.4 微波辅助加热法与高压反应釜溶剂热法之间的对比第36-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基于单一前驱体合成黄铁矿FeS_2微纳米材料及其性能研究第40-58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前驱体FeS的制备第40-41页
    4.3 三口烧瓶溶剂热法合成黄铁矿FeS_2纳米晶及其性能研究第41-52页
        4.3.1 实验方法及样品制备第41页
        4.3.2 产物结构和形貌分析第41-44页
        4.3.3 铁硫源比例对形成黄铁矿FeS_2的影响第44-46页
        4.3.4 反应物浓度对形成黄铁矿FeS_2的影响第46-52页
    4.4 高压反应釜合成黄铁矿FeS_2微粒及其机理研究第52-57页
        4.4.1 实验方法及样品制备第52页
        4.4.2 产物的结构和形貌分析第52-53页
        4.4.3 反应机理研究第53-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FeS_2/TiO_2薄膜的制备及DSSC电池的组装与光电转换性能测试第58-65页
    5.1 引言第58页
    5.2 FeS_2/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工艺优化第58-61页
        5.2.1 实验过程第58-59页
        5.2.2 FeS_2/TiO_2薄膜的表征第59-61页
    5.3 FeS_2电池的组装及性能测试第61-64页
        5.3.1 电池组装过程第61页
        5.3.2 性能结果分析第61-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6章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5页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线接触钢丝绳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下一篇:页岩气开发废弃油基泥浆处理与回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