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一、引言 | 第10-13页 |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三) 研究主要内容和框架 | 第11-12页 |
| (四)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页 |
| 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2. 技术路线 | 第12页 |
| (五) 本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 二、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 | 第13-23页 |
| (一)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 1. 国外PPP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 2. 国内PPP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 (二) 我国PPP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 第15-17页 |
| 1. 我国PPP模式的内涵 | 第15-16页 |
| 2. 我国PPP模式的特点 | 第16-17页 |
| (三) 我国PPP模式的类型及典型交易结构 | 第17-23页 |
| 1. 我国PPP模式的类型 | 第17-18页 |
| 2. 我国PPP模式典型交易结构 | 第18-23页 |
| 三、我国PPP模式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 | 第23-35页 |
| (一) 国家PPP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示范项目综述 | 第23页 |
| (二) 北京地铁4号线案例分析 | 第23-25页 |
| 1. 项目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 2. 关键问题分析 | 第24-25页 |
| 3. 成功原因 | 第25页 |
| (三) 泉州刺桐大桥案例分析 | 第25-27页 |
| 1. 项目基本情况 | 第26页 |
| 2. 运作模式分析 | 第26页 |
| 3. 失败原因 | 第26-27页 |
| (四)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生态城PPP项目应用研究 | 第27-35页 |
| 1. 项目概况 | 第27-29页 |
| 2. 项目采用PPP模式的必要性 | 第29-30页 |
| 3. 项目采用PPP模式的可行性 | 第30-33页 |
| 4. 项目总体评价 | 第33-35页 |
| 四、非经营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PPP模式应用问题分析 | 第35-37页 |
| (一) 政府职能转变慢,工作组织难保障 | 第35页 |
| (二) 政府选择社会投资方充分竞争性难保证 | 第35页 |
| (三) 政府、社会投资方PPP合同能力待提高 | 第35-36页 |
| (四) 双方对模式的全生命周期监管意识不足 | 第36页 |
| (五) PPP项目的交易模式单一 | 第36-37页 |
| 五、非经营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PPP模式应用解决方案 | 第37-40页 |
| (一) 加快建立健全PPP项目统筹协调工作机制 | 第37页 |
| (二) 选择专业高效的社会投资主体 | 第37-38页 |
| (三) 提高签订PPP项目合同的能力 | 第38页 |
| (四) 加强对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监管 | 第38页 |
| (五) 大胆创新PPP项目的交易模式 | 第38-40页 |
| 六、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40-42页 |
| (一) 全文总结 | 第40页 |
| (二)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