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田水利论文--灌溉制度与管理论文--灌溉制度论文

基于GIS和RS的石羊河流域植被生态需水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第11-16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1-12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2-13页
     ·点尺度植被生态需水计算方法的研究进展第13-15页
     ·基于GIS 的区域尺度植被生态需水研究进展第15页
     ·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生长期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时空变化规律第16页
     ·植被生态需水定额与生态缺水定额的计算与分析第16页
     ·基于GIS 与RS 的植被生态需水与生态缺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第16-17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植被生态需水量与生态缺水量的计算方法第18-24页
   ·植被生态需水与生态缺水定义第18页
   ·内陆河流域植被生态需水与生态缺水的计算方法第18-24页
     ·植被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第18页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_0 的确定第18-20页
     ·不同植被类型的植被系数kp 的确定第20-22页
     ·土壤水分限制系数k_s 的确定第22-23页
     ·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缺水的计算方法第23-24页
第三章 石羊河流域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计算与分析第24-28页
   ·数据来源及各气象站的基本情况第24页
   ·不同水文年型代表年的选取第24-25页
   ·石羊河流域各站植被生长期ET_0 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第25-28页
     ·植被生长期4-10 月ET_0 年内变化规律分析第25-26页
     ·植被生长期ET_0 的年际变化趋势分析第26-27页
     ·各站气象要素与植被生长期ET_0 的关系第27-28页
第四章 石羊河流域植被生态需水与生态缺水的计算与分析第28-48页
   ·资料来源第28-29页
   ·参数的确定第29-31页
     ·石羊河流域各县有效降雨量分布规律第29-30页
     ·天然植被生长期内各月k_p 的确定第30-31页
     ·天然植被生长期内各月土壤水分限制系数k_s 的确定第31页
   ·天然植被生长期内各月的适宜与最小的生态需水定额第31-38页
   ·计算结果与他人试验研究结果的对比第38-39页
   ·天然植被生长期各月的适宜生态缺水定额与最小生态缺水定额第39-45页
   ·现状年不同类型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与生态缺水量第45-48页
     ·现状年不同类型天然植被适宜与最小生态需水量第45-46页
     ·现状年不同类型天然植被适宜与最小生态缺水量第46-48页
第五章 石羊河流域植被需水量与缺水量的空间转换第48-64页
   ·石羊河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第48页
   ·回归分析法第48-51页
     ·建立回归关系第48-50页
     ·基于DEM 的空间转化程序第50-51页
   ·不同水文年ET_0 空间分布第51-52页
   ·不同水文年植被适宜与最小ET_p 空间分布第52-55页
     ·适宜ET_p 空间分布第52-54页
     ·最小ET_p 的空间分布第54-55页
   ·有效降雨量的空间分布第55-56页
   ·不同水文年植被适宜与最小生态缺水的空间分布第56-60页
     ·适宜生态缺水的空间分布第56-58页
     ·最小生态缺水的空间分布第58-60页
   ·石羊河流域现状年基于GIS 和RS 的植被生态需水量第60-64页
     ·现状年植被适宜和最小生态需水定额空间分布第60-61页
     ·现状年植被适宜与最小生态需水量第61-62页
     ·现状年植被适宜与最小生态缺水量第62-6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64-66页
   ·主要结论第64-65页
   ·建议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1页
作者简介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规律试验研究
下一篇:陕北黄土高原区坡地枣树灌溉制度及作物系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