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古气候学论文

银川平原第四纪孢粉组合与古环境变化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选题意义及研究目的第8-9页
        1.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第8-9页
        1.1.2 研究内容及目的第9页
    1.2 研究区概况第9-12页
        1.2.1 地理位置第9-10页
        1.2.2 地形地貌第10-11页
        1.2.3 地质背景第11页
        1.2.4 气候特征第11页
        1.2.5 植被特征第11-12页
    1.3 银川平原古环境研究概况第12-14页
        1.3.1 孢粉在古环境演变中的应用第12-13页
        1.3.2 银川平原的孢粉研究第13-14页
        1.3.3 银川平原古环境研究进展第14页
    1.4 研究方案及主要工作量第14-16页
第二章研究方法与实验分析第16-26页
    2.1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第16-19页
        2.1.1 植被调查第16页
        2.1.2 表土样品采集第16-17页
        2.1.3 钻孔样品采集第17-19页
    2.2 孢粉分析第19-21页
        2.2.1 实验分析第19-20页
        2.2.2 孢粉数据处理第20-21页
    2.3 粒度分析第21-24页
        2.3.1 实验室分析第21页
        2.3.2 粒度分析结果第21-24页
    2.4 测年数据分析第24-26页
        2.4.1 测年分析方法第24页
        2.4.2 年代序列的建立第24-26页
第三章 银川平原孢粉分析结果第26-40页
    3.1 表土孢粉第26-35页
        3.1.1 表土孢粉分析结果第26-27页
        3.1.2 表土孢粉组合带划分与组合特征第27-35页
        3.1.3 表土孢粉组合与现代植被第35页
    3.2 钻孔沉积物孢粉第35-40页
        3.2.1 孢粉分析结果第35-36页
        3.2.2 孢粉组合带划分与组合特征第36-40页
第四章 银川平原古气候定量重建第40-46页
    4.1 采样点的气象数据第40-42页
    4.2 年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重建第42-46页
        4.2.1 DCCA分析第42-43页
        4.2.2 WAPLS模型建立第43-46页
第五章 银川平原中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第46-52页
    5.1 银川平原古植被恢复及古气候演化第46-49页
        5.1.1 银川平原中更新世以来的植被演化第46-47页
        5.1.2 银川平原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演化第47-49页
    5.2 银川平原环境演变对比分析第49-52页
第六章 结论与问题第52-54页
    6.1 结论第52页
    6.2 问题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60页
作者简介第60-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化探异常圈定方法对比研究--以承德丰宁小窝铺多金属矿区为例
下一篇:河北省迁安市军屯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