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论文--岩层移动论文

煤矿采空区勘查及其病害分析--以某高铁选线工程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3 研究内容第11-13页
第二章 采空区基本特征及其病害第13-21页
    2.1 采空区概述第13页
    2.2 煤矿采空区基本特征第13-16页
        2.2.1 采空区地表变形特征第13-14页
        2.2.2 采空区水文特征第14页
        2.2.3 采空区密度特征第14-15页
        2.2.4 采空区地球物理特征第15-16页
        2.2.5 采空区特征间的相互联系第16页
    2.3 煤矿采空区病害第16-20页
        2.3.1 病害类型第16-17页
        2.3.2 致灾因子第17-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采空区勘查实例研究第21-51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21-23页
        3.1.1 自然地理特征第21页
        3.1.2 地层第21-22页
        3.1.3 构造第22页
        3.1.4 水文地质第22-23页
    3.2 综合物探技术在某煤矿采空区的应用第23-49页
        3.2.1 地球物理方法第23-28页
        3.2.2 数据采集及处理第28-31页
        3.2.3 资料分析与解释第31-48页
        3.2.4 综合解释与推断第48-49页
    3.3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及病害分析第51-61页
    4.1 采空区主要特点第51页
    4.2 采空区稳定性评价第51-56页
        4.2.1 手册法第51-53页
        4.2.2 列车荷载地基稳定性计算法第53-54页
        4.2.3 顶板塌陷堵塞法第54页
        4.2.4 成拱分析法第54-55页
        4.2.5 顶板厚度分区法第55页
        4.2.6 两带高度估算法第55-56页
    4.3 采空区病害分析第56-59页
        4.3.1 地表塌陷第56-58页
        4.3.2 突水和透水第58-59页
        4.3.3 矿震第59页
    4.4 讨论穿越采空区对某高铁选线工程的影响第59-61页
第五章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第67页
作者简介第67-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模糊物元-FTA的煤矿瓦斯爆炸安全评价
下一篇:中煤集团HZ煤矿突水安全评价及应对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