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4页 |
1.1 簇科学简介 | 第9-11页 |
1.2 研究簇的方法 | 第11-18页 |
1.2.1 研究簇的实验方法 | 第11-13页 |
1.2.2 密度泛函理论 | 第13-18页 |
1.2.2.1 Schrodinger方程 | 第14-15页 |
1.2.2.2 Hartree Fock近似 | 第15-16页 |
1.2.2.3 Thomas-Fermi模型 | 第16-17页 |
1.2.2.4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17页 |
1.2.2.5 Kohn-Sham方程 | 第17-18页 |
1.3 过渡金属氧化物氧化CO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4 钼(掺杂)氧簇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钼氧簇(MoO_3)_n~+(n = 1-4)结构和反应性的理论研究 | 第24-34页 |
2.1 前言 | 第24页 |
2.2 计算方法 | 第24-2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3页 |
2.3.1 (MoO_3)_n~+(n= 1-4)的结构和自旋密度分析 | 第25-27页 |
2.3.1.1 (MoO_3)_n~+(n= 1-4)的结构 | 第25-26页 |
2.3.1.2 (MoO_3)_n~+(n= 1-4)的自旋密度分析 | 第26-27页 |
2.3.2 (MoO_3)_n~+(n=1-4)与CO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27-31页 |
2.3.2.1 MoO_3~++CO→MoO_~2++CO_2 | 第27-28页 |
2.3.2.2 Mo_2O_6~++CO→Mo_2O_5~++CO_2 | 第28-29页 |
2.3.2.3 Mo_3O_9~++CO→Mo_3O_8~++CO_2 | 第29-30页 |
2.3.2.4 Mo_4O_(12)~++CO→Mo_4O_(11)~++CO_2 | 第30-31页 |
2.3.3 钼氧簇尺寸对其反应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2.3.4 与同族WO_3)_n~+(n=1-4)的对比 | 第32-33页 |
2.4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掺杂钼氧簇MMo_(n-1)O_(3n)~(0/-) (M = V, Nb, Ta; n = 2-4)电子结构和化学成键的理论研究 | 第34-53页 |
3.1 前言 | 第34-35页 |
3.2 计算方法 | 第3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5-50页 |
3.3.1 MMo_(n-1)O_(3n)~(0/-)(M=V, Nb, Ta; n=2-4)的结构分析 | 第35-41页 |
3.3.1.1 VMo_(n-1)O_(3n)~(0/-)(n=2-4) | 第35-38页 |
3.3.1.2 NbMo_(n-1)O_(3n)~(0/-)(n=2-4) | 第38-40页 |
3.3.1.3 TaMo_(n-1)O_(3n)~(0/-)(n=2-4) | 第40-41页 |
3.3.2 阴离子光电子能谱与分了轨道分析 | 第41-50页 |
3.3.2.1 VMO_(n-1)O_(3n)~- (n=2-4) | 第42-45页 |
3.3.2.2 NbMo_(n-1)O_(3n)~- (n=2-4) | 第45-47页 |
3.3.2.3 TaMo_(n-1)O_(3n)~-(n=2-4) | 第47-50页 |
3.4 MMo_(n-1)O_(3n)~(0/-) (M=V, Nb, Ta;n=2-4)的结构演化 | 第50-51页 |
3.5 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掺杂钥氧簇MMo_(n-1)O_(3n) (M = V, Nb, Ta; n = 2-4)与CO反应性的理论研究 | 第53-64页 |
4.1 前言 | 第53页 |
4.2 计算方法 | 第53-5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3页 |
4.3.1 MMoO_6 (M=V, N b, Ta)与CO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54-59页 |
4.3.1.1 VMoO_6+CO→VMoO_5+CO_2 | 第55-56页 |
4.3.1.2 NbMoO_6+CO→NbMoO_5+CO_2 | 第56-58页 |
4.3.1.3 TaMoO_6+CO→TaMoO_5+CO_2 | 第58-59页 |
4.3.2 MMo_(n-1)O_(3n) (M=V, Nb, Ta;n=2-4)与(MoO_3)_n~+(n=2-4)对比 | 第59-63页 |
4.3.2.1 键解离能 | 第59-60页 |
4.3.2.2 反应性的对比 | 第60-63页 |
4.4 小结 | 第63-64页 |
总结 | 第64-66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个人简历 | 第78-79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9页 |